兵器情报装备网5月2日报,前不久,美国空军将不打算采购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这一表态被不少媒体解读为该项目已在事实上被放弃。在当前美国推进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中,“空射快速反应武器”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很可能率先形成战斗力的一个,但在此前对其进行的7次试验中,仅有2次成功。
美国是最早开展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航天领域取得突破,美国空军开始涉足高超声速技术的研究,后来相继研究出X-15、X-30和X-43高超声速实验样机。对“X”系列飞机的研制,让美军深刻认识到高超声速技术在军事上的广阔应用前景。
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技术没有明确的作战需求牵引,只存在于“样机”“实验”范围内,高超声速武器依然只是“X”档案中的技术畅想,直到“9·11”事件的发生。2002年,美国政府发布《核态势审议报告》,提出“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概念,也就是所谓的“一小时打遍全球”理论。应用高超声速技术、研制高超声速武器,成为实现这一构想的首要选项。
为尽快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美军选择了同时研发两种截然不同的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路径:“火箭助推—无动力滑翔”(以下简称“助推—滑翔”)式导弹和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这个选择,奠定了20多年来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研制的基本格局。
从2017年开始,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战略性文件中先后多次提到所谓的“大国竞争”概念。国家间战略竞争,而非恐怖主义,是现在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恰在此时,俄罗斯公布了首款高超声速武器Kh-47M2“匕首”导弹,并表示还有数个高超声速武器项目正在推进中。此举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也导致此后美军在这方面“动作”不断。
美国空军在3个月内连续推出“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和“空射快速反应武器”两份高超声速武器研制合同。随后,美国将研制高超声速武器列为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技术之一和高优先级任务。面对“风口”,美国陆海空三军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导弹防御局一拥而上,短短2年内推出至少17个高超声速武器项目。
其中,既有技术验证项目,也有实用部署项目;有些是单独研发,有些是联合开发,还有一部分是给军火商下达的任务;多个项目之间互为技术基础,有的内容交叉重复,有的存在竞争关系。虽然随着美军军费持续上涨,用于高超声速武器研制的经费也一直在增加,但这些项目的推进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可以大大提高打击反导系统的导弹武器能力。高超音速飞行器原则上现今就可以在大气层中以弹道导弹的速度飞行,但与后者不同的是它的飞行轨迹可以很复杂并难以预测。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上安装的新一代核弹头就属于高超音速飞行器。据推测,原则上它们可以让俄战略核力量免受美国反导系统的威胁。
然而,高超音速武器在非核武器领域运用的潜力更大。这种武器实际上可保证在本土对世界任何地区实施瞬间和高精确打击。沿复杂轨迹飞行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比弹道导弹更难以让敌方反导系统拦截,同时前者还拥有更高的精确性。高超音速导弹在量产后也许比弹道导弹更廉价。
最后,中国同俄罗斯一样,很有可能在为自己的弹道导弹制造新一代弹头时将采用高超音速技术。鉴于美国有限的反导系统亦有可能给仅有小规模核武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造成很大威胁,因此研制应对敌方反导系统的手段就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这种条件下利用高超音速弹头是最有效的。
客观上讲,美国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技术路线一直比较清晰,即:“助推—滑翔”式导弹和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齐头并进。按理说,在拥有不少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即便是遇到难关,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状况也不至于如此窘迫。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研发一直“华”而不“实”,与其盲目追求过高的技术指标有关。
一方面,过于追求先进性。高超声速武器的界定标准一般是指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但美国相关方面显然不满足于此。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小型化。导弹小型化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可以适配更多发射平台,而且单个平台的携带数量也更多。由于需要更强的动力,“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一般比传统导弹的尺寸大不少。为此,美国空军一直以来都将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作为发展重点,在投入大量资源而不见明显成效后,才被迫启动了“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的技术研究。
美国海军最初希望将“中远程常规快速打击”导弹“塞入”MK-41垂直发射系统,持续推进未果后,又想用MK-57垂直发射系统来搭载,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没能成功。根据美国国防部2022年11月发布的该项目火箭助推器招标文件,“中远程常规快速打击”导弹的弹径最终定格为876.3毫米。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虽然和美国陆军同在该项目下,但美国海军的研发进度却至少落后于美国陆军5年。
美国在高超声速武器发展上表现出的好高骛远,源于其谋求武器装备“代差”优势的心理惯性。殊不知,高超声速武器本身就是最前沿的军事技术结晶,违反循序渐进基本规律随意增加难度,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无论“空射快速反应武器”项目前景如何,美国当前公开的高超声速武器项目较峰值时减去大半已是事实。这种变化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反映出美国对于新型武器技术开发有着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决策机制。
但影响美国高超声速武器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各方在如何使用方面存在不少分歧。美国陆军最有可能率先部署高超声速武器。但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陆军还没有给出足够的明证,证明通过运用“远程高超声速武器”能对大多数场景产生决定性影响,也无法证明在成本和可行性上,“远程高超声速武器”比其他联合火力更有优势。
不仅如此,直到现在,美国陆海空三军都没有拟制出一个围绕高超声速武器的完整作战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超声速武器更像是美国为了证明不输于所谓“战略竞争对手”而想拥有的一个符号,或者是帮助各军种相互争利、掣肘的一个借口。
所以,美国空军在推进难度颇高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项目上,依旧那么“执着”。美国海军则因为不到1亿美元的经费缺口,就将“高超声速空射进攻性反水面目标导弹”项目推后了4年。可见,三方似乎都不愿其他两方超过自己,最终形成了当前美国高超声速武器发展的尴尬局面。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以高超音速飞行技术为基础、飞行速度超过6倍音速的武器。高超音速在军事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高超音速武器航程远、速度快、结构简单、性能超卓,能够快速打击远程目标,被军事专家称为继螺旋桨、喷气推进器之后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
其实高超声速武器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时髦的武器,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实际上就是一种高超声速武器。按照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这两种导弹在发射后会冲出大气层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7.9公里/秒,相当于23.6马赫,所以弹道导弹平均速度超过15马赫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其弹头在末端突防的时候速度甚至会达到30马赫以上。从5马赫的标准来看,弹道导弹完全当得起“高超声速武器”的称号。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