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5月15日报,二战后,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安全地将大型机械和设备,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交通工具,因此运输机开始被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运输机的性能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率先发展,于1982年研制出了安-124运输机,在1986年服役部队。一诞生就创造了20多条世界纪录。
早期的空运业务使用的大都是经过改装的军用飞机,它们不适于运送货物和乘客的需要。1919年前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容克斯和的福克首先着手设计制造专用的小型运输机。容克斯设计的F─13飞机是最早的全金属结构运输机,福克制造的F-II和F─III为钢管机身结构、木质机翼和布质蒙皮。它们都是最早的专用运输机。
说到运输机,不得不提的就是安-124。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运输机之一,由前苏联安东诺夫航空制造公司研制生产。它被设计用于机械装备和重装备的运输,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执行各种任务,独特的设计保证了安全和可靠性,它的启用填补了世界巨型运输机的空白。在苏联解体后,该运输机被俄罗斯、乌克兰拥有。主要在运送大型设备和各种军事装备、物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这方面,美国也很出色。美国拥有的C-5和C-17都曾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之一。C-5运输机首次投入使用是在1969年,最大载重100吨,最大起飞重量380吨。C-17则是在1993年开始服役,最大载重80吨,最大起飞重量263吨,具有高机动性和灵活性。
对比下来,在运载力方面,还是安-124运输机更胜一筹,其载重150吨,整体起飞重量高达405吨,安-124的设计工作于1972年开始,第一架于1982年首次试飞成功。该运输机一经面世,就备受瞩目,成为了苏联工业研究的代表之一。除了运载能力出色外,其空中续航能力非常出色,可以飞行多达16000公里,速度可达每小时865千米。这使得它能够跨越大洋和大陆,将重型设备和货物快速地安全运往目的地。此外,安-124还有着非常强大的推力,使用的是四台D-18T涡轮风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达到了23150磅。
1990年,一架安-124运输机创造了一项惊人的纪录,连续飞行三天三夜不落地。当时,该运输机搭载了重达130吨的无线电设备和两架法国的幻影战斗机,从莫斯科起飞,飞往秘鲁和智利。当时,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架运输机不得不飞越极冷、高海拔和空气稀薄的安第斯山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发动机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运输机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总航程约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后还多10000公里。这也证明了苏联在重型运输机领域的技术实力。至此一战成名,获得了“空中巨兽”的称号。
2016年7月1日中国运-20举行入列仪式,推动中国空军战略转型。运20是中国自型研制的第一款起飞重量超过200吨级的军用运输机,提升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该机在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在技术水平上,中国运20可以肯定是要超越伊尔76运输机的,稍逊于美国停产的C17。
在大型运输机领域,俄罗斯有着非常雄厚的技术基础,生产的运输机被销售往许多国家,其中就包括我国。然而,俄罗斯并没有满足于成就,又开始了新一代战略运输机的研制,该项目为PAK TA的项目。PAK TA新一代隐身运输机由大名鼎鼎的伊留申航空集团设计。伊留申航空集团的前身建立于1933年,已经同联合航空制造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此图便是PAK TA的正面概念图,外形十分科幻。
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RCEE(Revolutionary Configurations for Energy Efficiency)高能效颠覆性布局项目表明:显著降低燃油消耗将可能是飞机设计观念的最大变化。美国空军努力降低燃料消耗,为此他们专注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队,因为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每年消耗航空燃油占总量的三分之二。RCEE项目的第1阶段于2009 年11启动,该阶段的目标是下一代空中运输队的燃油消耗降低90%(原文如此)。2011年启动了RCEE项目的第二阶段,该阶段将持续到2015年,在这阶段,各公司将研究特殊的飞机布局来降低燃油消耗。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运输机,大小上分为普通运输机与战略运输机,用途上分为军用、民用(货机)、通用,速度上分为亚音速运输机、超音速运输机以及高超音速运输机,按航程分为中程及远程,按载重可以分为中型和大型。其中,军用机使用性质分为战术运输机和战略运输机、隐身运输机。代表机型:C-5M超级银河运输机、KC-46A运输机、C-17运输机、安-124运输机、安-22运输机、伊尔-476运输机、运-20。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