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兵器信息-WAS110.COM-兵器情报装备网,军火资料门户站,军火兵器,军事动态,军事科普,兵器资料,宇宙图文,军事资料,军备资料,国家概况,兵器图文
  • 韩国将全面开启萨德系统,中国周边已正表现出不安定,这都是美国在背后策划的

    阅读:1994 次 情报作者:兵器情报装备网 更新时间:2023-07-06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

      兵器情报装备网7月6日报,在中国与韩国关系发展趋于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尹锡悦政策突然宣布完成了对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的环境评估。韩国现政府铁了心要抱美国大腿,在涉及战略安全的问题上蔑视中国的诉求;萨德反导系统将进和实战部署,对中国的影响有,但已有应对之策。

      2017年,萨德在韩国的部署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文在寅指责韩国国防部未能报告该系统抵达该国的情况。国内也有人抱怨缺乏环境影响评估,当地人也担心电磁辐射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中国抱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惩罚首尔,赴韩旅游业下降约40%韩国多款消费品和文化产品在中国遭抵制。

      “萨德”的射程达到300千米,可防卫半径200千米的区域,而“爱国者-2”和“爱国者-3”的反导射程仅分别为15千米和30千米。因此,“爱国者”被归为“点防御系统”,“萨德”则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战略性地区和目标。而对中国构成真正威胁的不是拦截弹,而是这其反导雷达对中国弹道导弹的远距离跟踪。

      美国要向韩国引入的这套“萨德”系统,不单纯是一套反导拦截装置,而是带有一部“AN/TPY-2”X波段火控雷达的反导系统。这套雷达系统的影响绝不仅限于该系统配备的区区数十枚拦截弹,其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自身防卫需求,深入亚洲大陆腹地,将大幅提高美国对中国战略导弹发射试验的监测精度,进而提高其拦截中国战略导弹的能力。

      有关中国核弹头的重要数据来破坏中国的核威慑力量。跟踪从中国中部发射的中国弹道导弹,这将给美国更多的时间和可能的拦截来袭的中国核弹头。

      一、该有的外交交涉还是必要的,尽最大的可能争取韩国不要将雷达数据与美国的反导网络分享。当然,这个实际情况可能很难控制。

      二、中国未来的洲际导弹可以转向水漂弹头,让萨德的探测数据失去价值。萨德对中国战略威慑力的影响,主要是对常规弹道导弹轨迹的探测,但是对于能在空中打水漂的高超音速导弹而言,最多也就提高了美军对导弹发射的预警时间,因为水漂弹在空中的弹道是不可预测的。

      三、将南海建立成为中国的潜射导弹堡垒阵地。比如外媒报道的中国094或096,配上射程1.2万公里以上的潜射洲际导弹,就能现实对美国的核威慑。此时,萨德系统就没有办法发挥其提早预警的能力 。

      四、中国只要列装的隐形战略轰炸机,也可以让萨德失去很大的价值。因为,战略轰炸机对美国的核威慑,主要特点就是可以机动部署,而且在空中发射远程导弹,根本不是韩国的萨德也能探测到的。

      从韩国的角度来看,萨德可以拦截大气层外的威胁,而爱国者则只能在点防御范围内打击大气层内的威胁,这是对付朝鲜导弹威胁的需要。但对中国来说,如果韩国再将萨德反导系统融入美国的导弹预警情报网络,那么这个结果是中国无不接受的。

      虽然中国仍然坚持反对韩国部署萨德,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萨德在未来对中国的威胁度是在下降的。中国军队对美战略威慑力的提升,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让萨备失去作用。同时,中国还可以直接用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瞄准萨德基地,让韩国明白挑战中国利益的严重后果。当然,中国也可以对韩国采取其他报复措施。

      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正式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韩国国内巨大争议以及本地区国家强烈不满,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17日在黄海和渤海海域组织12个机型,41架战机展开对海对地打击演习。这是中国首次在与黄海邻近的地方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缩写: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一般简称为萨德反导系统。“萨德”系统的承包商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一套“萨德”系统通常由指挥车、火控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其技战术性能有着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前身是历经多次失败而告终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美国陆军于2004年对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并重新命名为现名,类似于海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由指管通情指挥系统,拦截系统,发射系统和雷达及其支援设备组成。

    韩国将全面开启萨德系统,中国周边已正表现出不安定,这都是美国在背后策划的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

    更新时间:2023-07-06 07:18
  • EMail:LNDDYGYA3@TOM.COM 腾讯QQ:
    Powered by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码:[] Copyright 2008-2025 YGYCLOU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