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8月28日报,中国海军的持续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但相比于美国而言,中方有一个明显的劣势,那就是缺乏远洋海军基地,这极大地限制了解放军在远海地带持续活动的能力。但通过和俄罗斯的合作,中国海军有可能得到一个新的突出前哨。
日前,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在太平洋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结合当前的国际态势,此举无疑有着对美国和日本进行威慑的意味。但除去政治目标之外,中俄两军确实扎实地推进了彼此的合作,不仅俄军首度在解放军的指挥下展开军演,中国空中力量也使用俄罗斯境内的机场参与行动,这表明了中俄两国在战时为对方提供便利的可能性。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亦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港口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其中国内运输量约400万吨,国外运输量约300万吨。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结冰期长达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北海航线的终点,远东区近海运输的中心。1979年港口吞吐量约900万吨,其中近海运输占三分之二。
港口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大型仓库。主要货运是向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北冰洋东部沿岸以及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运输石油及煤炭、粮食、日用品、建材和机械设备,并运回鱼及鱼产品、金属、矿石等。外贸货物中,出口煤炭、木材、建材、矿石、化肥和鱼产品等。进口则以机器设备、谷物和日用品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货物吞吐量居俄远东地区之首。工业种类有修船、机车车辆、采矿设备、电子仪器、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等。主要输出石油、煤、谷物,输入石油制品、鱼等。
而在8月24日,停留在中国青岛的俄军舰队结束访华行程,标志着这一轮中俄海军联合行动的结束,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俄军能够来青岛,解放军军舰是否可以利用海参崴呢?事实上,在中国的不断呼吁之下,俄罗斯已经在开放海参崴的问题上做出了积极调整。
在2023年5月份,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同意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新增为吉林省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此举虽然只是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一个小部分,但却引发了海外舆论的关注。原因在于,中国和俄罗斯就海参崴的口岸沟通等合作已经十分密切,中国东北多地都和海参崴有类似的协议,这表明中方已经能够很好地利用海参崴带来的商业价值。而以中俄两军的紧密关系,加上中俄两国日益紧密的合作,解放军进入海参崴或许不再是幻想。
一个国家的海军使用另一个国家的港口,不仅要面对后勤等方面的问题,更是需要两个国家之间保持高度的互信与协作。而在中俄之间,这样的互信与协作并不缺乏,新近结束的这一轮中俄海上联合行动,就毫无疑问地表明了这一点。
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在太平洋方向就隔着一个白令海峡,这个方向上,俄罗斯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实在是太接近了。如果在北太平洋的方向,中国海军拥有一个常备的军事基地,那么对于美国而言,相当于自己最强大的对手,在自己的北部家门口有了一个立足点,此举的意义不言自明。
在此之外,解放军军舰要远航北太平洋还是比较困难的,接近美国阿拉斯加也不容易。但若在海参崴建设军事基地的目标实现,解放军将有能力在美国的家门口实现常态存在,到时候,美国也将感受到别国军舰军机时不时地靠近自己领海领空的滋味了。
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重要的地理位置,苏俄一直十分重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远东要塞和海军基地的建设。现符拉迪沃斯托克除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总部外,还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港口,驻扎着太平洋舰队主力第36水面作战师和第44反潜作战旅等部队。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阿穆尔半岛最南端。清朝时为中国领土,隶属于吉林将军。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
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