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0月5日报,220架对147架,歼20对比F-35战机。日本空自在2018年订购42架F-35A隐身战机,在2020年订购63架F-35A隐身战机和42架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机。最终,日本将会有147架F-35隐身战机,数量仅次于美国。另外,韩国将装备40架F-35战机,新加坡的F-35数量为12架,澳大利亚空军也将装备72架F-35A隐身战机。
而中国的歼20隐身战机已经有7个旅至少220多架。基本来说,一个战斗机旅通常由两个航空团组成,每个航空团或者大队由两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由8架战机组成。因此,一个旅的战机数量一般为32架。歼20隐身战机的数量最终将会达到500~700多架。歼20的大规模投入使用,也就意味着日本60多年的空中优势已经彻底丧失了。
歼20是重型战机,就是大号飞机。飞机个子大,才能塞进去更大的雷达,更多的电子器材,更多的弹药和更大的发动机,更多的燃料。重型隐身战机才可以有更大的航程,可以挂载更重的导弹。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就是执行对口任务也可以携带更多的空空导弹。哪怕是打航母,F-35隐身战机只能挂载小型导弹,而歼20却可以挂载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这就是差距。
歼20是隐身战机,具备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全向光电系统,中距空空导弹。歼20另外一个优点是作战半径大,足足有1500公里。大作战半径,隐身和高速低空突防这三大优势集合在一起就可以先打掉对方的预警机,加油机和反潜机等高价值重要目标。
在飞机表面涂覆放射性同位素,它放射的高能粒子在飞机周围形成等粒子屏,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辐射;采用各种类型的铁氧体涂层也可以有效地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和电磁波“吸收材料”组合而成的吸波结构材料制造飞机,可以更有效地减少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
美国F-35隐身战机可以在弹舱中挂载6枚AIM120中距弹,或者4枚AIM-120 + 2枚AIM-9X/AIM-132近距弹,形成4中2近的空优挂载。在网络中心战中,配合拥有双向数据链的AIM-120D导弹,F-35可以做到“发射后不管”。美国军方目前的思路就是尽可能把空战在中距导弹的作用范围内解决。
F-35战机现在推重比比F-16战机还厉害,也不怕打近战,同时机头指向性更强。拥有电磁和红外双重感知能力,还有先进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能力,以及EODAS提供数十公里的360度全向探测预警,战场感知能力非常强。F-35隐身战机确实非常先进。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包括印度都想要F-35战机,订单超过3000架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减少红外辐射,例如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其内外涵道的热、冷空气混合排出,减少喷气的热辐射量;采用蒸汽式或气动雾化喷嘴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红外喷泄和“拉烟”;采用二元喷管以滤除大量辐射;在燃油中增加特殊添加物,使排气中的红外辐射减弱;采用异形喷管以改变波长,使红外探测器失效等。
F-35隐身战机的最大缺陷是,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实际需求。在战场上战胜对手,而对手是需要预判的,F-35的设计不能总拿俄罗斯苏霍伊和米高扬系列战机做交战目标。F35主要缺陷是甲方要求过于无理,要单发要隐身要通用要垂直起降啥啥都要。而且,还要求F-35战机具备航电架构开放,三军通用,盟国硬件一致。部件寿命智能管理,现在还要加上今后的带无人机搞马赛克战的构想。
虽然隐形飞机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隐身,但只是针对一般的探测设备而言,还有许多方法都可以发现隐身飞机,如米波雷达等等;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战术来击落隐身飞机。有得必有失,隐形飞机的隐身能力是以牺牲机动性作为代价的,而且造价也十分昂贵并且牺牲了飞机的载弹量,维护相当麻烦对机身的材料非常苛刻,一般国家难以负担。
飞机要躲避雷达的探测,也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采用反射雷达波较少的材料涂在飞机的表面。第二,可以采用“透波材料”,也就是对雷达波“透明”的材料。不过飞机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不可能用透波材料制作,所以在隐形飞机上透波材料只能用在个别的部位。第三种方法就是躲在“倾斜的镜子”下面,飞机通过特定的外形设计,可以让多数雷达波反射不到雷达接收机的位置。
所以,F-35隐身战机就变得问题多多,频繁趴窝和坠机。F-35隐身战机的故障问题就没有停止过。截至2023年初,在F-35隐身战机的821个公开缺陷中有5个一类问题,严重影响飞行安全;816个二类缺陷,限制任务运行。最重要的是F-35隐身战机太小了,一个万能飞机被挤压成那么一点。内置弹舱和F-117攻击机是一个级别,只能挂载2枚2000磅炸弹和2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航程还不行,作战半径比较小。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隐身飞机(stealthaircraft),就是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飞机隐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面,从技术角度讲,其主要措施有设计合理的飞机外型、使用吸波材料、主动对消、被动对消等;二是降低红外辐射,主要是对飞机上容易产生红外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三是运用隐蔽色降低肉眼可视度。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