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0月27日报,近期的中东乱世,巴勒斯坦哈马斯为何要冒着被摧毁的危机一定要与以色列一战。这个疑问就是因为不能错过最好的时机,只有冒着最大的风险,才可能会有最大的回报。这一堵住为免也太大了。
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巴勒斯坦6200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超过6092人死亡,约旦河西岸108人死亡。以色列方面已有超过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死亡。截至目前,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8300人死亡。
当前的世界有四大势力派系: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因俄乌战争已把俄罗斯和欧盟拖入了泥潭,美国和中国因为经济矛盾、意识形态,也纠纷不断,哈马斯果断入局,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比慢慢被消耗殆尽强百倍。对于以色列周边国家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来说,恨以色列已经好几个世纪了,要不是美国在背后撑腰,以色列早就被穆斯林们消灭了。
长期以来,以色列都是阿拉伯地区美国的鹰犬,美国通过帮扶以色列,来牵制阿拉伯地区的各个国家,巴勒斯被以色列一点点的蚕食,现在只剩下由法塔赫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如果按照美国、以色列的意愿,巴勒斯坦必然被以色列完全吞并。
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慢慢被同化,如果哈马斯不趁着这个良机打出来,早晚要死透,与其晚死,不如舍得一身剐,杀出一条血路,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一旦俄乌战争结束,接下来,美国和以色列就可以动手灭掉哈马斯。由于在中国斡旋下的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复交后,这些阿拉伯人才明白,这么多年的苦难,都来自于美国和以色列捣的鬼。
自从巴以冲突升级以来,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临时边界频繁发生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康里库斯表示,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小规模冲突近日呈现明显升级的趋势。他称黎巴嫩真主党的行动无疑将黎巴嫩卷入了与其无关的冲突,并认为黎巴嫩绝对不会从这场冲突中受益。
埃及政府宣布同意开放拉法口岸,以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然而,埃方并未计划接收加沙民众进入埃及境内。这意味着加沙民众寻求从拉法口岸逃离冲突的希望受到挫折。尽管如此,大量援助物资将不断运往冲突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国际社会所期待的重大进展。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在向美国国会紧急申请预算,旨在支持以色列和乌克兰,同时批评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在维护北约盟友、支持以色列以及不介入乌克兰冲突这三个关键政策点上,拜登展示出了态度上的重大矛盾,这使得预期的战略效果难以实现。
目前,美国正在同时面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国内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容易解决。过去,解决冲突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并牟取经济利益。然而,由于美军拥有先进的装备,一枚导弹的价值可能高达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所以这些冲突对于美国来说并不划算。相反,它们不断削弱了美国的国力。朝鲜冲突、越南冲突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冲突都反映出这一点。
在不久前,美国国会大厦遭遇数千名抗议者的包围。愤怒的群众甚至闯入国会大厦内部,高举“让加沙生存”等海报,并高喊“马上停火”的口号。有组织的抗议团体声称,有超过350人冲入了国会大楼内部,并要求美国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局势发表声明,以减缓紧张局势。
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失败,美国已经失去了在该地区发表声明的权力,因此他们只能通过施加压力来要求以色列合作。然而,以色列的地面行动可能会激怒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导致这些国家联合起来援助巴勒斯坦,从而对美国的中东战略造成破坏。因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赴沙特展开谈判寻求沙特的支持,希望能够在以色列问题上取得进展。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向中国寻求援助,因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已经使得美国力不从心。美国现在希望中国能够出面进行调停。中国一直以来都不会对国际事务袖手旁观,特别是当涉及到可能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情况时。尽管美国有时候言行不一,但中国仍然积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与各国联手共同解决巴以冲突问题。
中东地区的事态紧张一直备受全球关注,尤其是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让人们更加担忧。布林肯在沙特的行程可能遭到了一些不尊重,但也显示了沙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坚定捍卫。在当前的冲突中,沙特政府将做出智慧的选择,以保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同时,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外交支持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在解决冲突和促进和平方面带来新的希望。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作为巴以问题长期最大外部因素的美国,其角色和作用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虽然拜登政府也做了一些外交努力,但是其一味偏袒以色列的态度,也让部分中东国家临时取消了与美国高层的会面。显然,新一轮巴以冲突完全出乎美国意料之外,并使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陷入疲于应付、收效有限的尴尬处境。
美国的中东政策愈发呈现出消极属性,其对中东事务已很难再发挥权威性引导作用。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美国除表达对以方的支持并通过增加军事进行威慑外,并未在斡旋冲突、危机解决方面发挥系统的建设性作用。伴随局势的演进,美国“新中东”战略构想支离破碎。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