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近日完成了两架改进型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近距编队飞行测试工作,对该型无人机的空中自主互助加油技术进行了成功验证,使其续航时间从之前的41个小时延长至160个小时以上。美国率先实现无人机的空中加油,不仅在技术上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战略上也极具意义。
从上世纪60年代投入越南战场开始,无人机已从最初的“遥控目标诱饵”逐步成长为“空中多面手”,开始执行侦察、巡逻、电磁干扰、精确打击和战损评估等多样化任务。但由于续航能力有限,无人机始终无法作为主力遂行远程战略侦察与打击任务。在空中加油技术取得突破之后,无人机完全可以做到“全球到达、全球作战”,使美军变得“眼睛更亮、胳膊更长”,进而大幅增强美军的远程空中打击能力。这对于具有全球利益的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基础信息
长度: 13.5 m (44 ft 5 in)
翼展: 35.4m (116 ft 2 in)
高度: 4.6 m (15 ft 2 in)
翼面积: m² (ft²)
空重: 3,850 kg (8,490 lb)
载重: 10,400 kg (22,900 lb)
发动机: 1× AE3007H 涡轮扇叶发动机, 31.4Kn (7,050lbf)
原生产国家:美国
性能
最高速度: 650 km/h(404 mp/h)
航程:36小时
实用升限:20,000 m (65,000 ft)
武器:无
2007年10月加州山火时全球鹰也出动;发挥监控优势。
从战争形态上来说,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发展方向,信息成为战斗力构成的第一要素,因此美军始终以提高全球感知能力作为其军事转型的重要目标。实现空中加油之后的无人机,作战半径将得到极大拓展,将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受气候条件限制少、昼夜可用、能突入危险空域实施长时间情报信息侦察的独特优势,使美军在未来战争中占据更多的信息优势。
从作战层面上来说,无人机在监视、指挥与通信、干扰与摧毁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军实施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的重要作战平台和打击手段。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的突破,将使美军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得到延续和拓展,成为其打赢未来战争的一把“利刃”。
令人担心的是,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增加美国使用武力的倾向。冷战结束至今,美国在“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倾向愈加明显,但伤亡问题一直是美决策者使用武力的一大制约因素。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的突破,能够更好地在满足美决策者“零伤亡”政治需求的前提下迫使对手屈服。有了这一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当美决策者面对以政治外交手段难以解决的国际争端时,可能会更加倾向于使用无人机这一作战平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