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于当地时间12日早晨8:15分成功试射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I”型地对地导弹。这是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可击中700公里之外的目标。此次导弹试验是在印度奥里萨邦的一个军事基地进行的,由印度军方下属的战略部队司令部完成,这也是战略部队司令部训练演习任务的一部分。
这枚导弹是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研发。负责研发的科学家们也现场观看并指导了此次试验。“烈火-I”型导弹由固体推进剂推进,它拥有一个专门的导航系统,能够确保高精度击中目标。
地对地导弹是导弹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使用的V-1和V-2导弹是最早问世的地地导弹。而后,性能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多。按飞行弹道可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地地巡航导弹;按作战使用可分为地地战略导弹和地地战术导弹;按射程可分为地地洲际导弹、地地远程导弹、地地中程导弹和地地近程导弹。攻击的目标可以是地面点(硬)目标或地面(软)目标,也可以是地面固定目标或地面机动目标。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已多次使用“飞毛腿”等地地战术导弹。
地对地导弹的发展趋势
1、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对地地战术导弹,特别是对常规导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曾作过计算,如果是导弹的精度提高一倍,其战斗部的威力就可提高8倍。
2、提高机动性、隐蔽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导弹的机动性、隐蔽性,以提高导弹的战场自下而上的能力。目前,在装备有地地战术导弹的国家中,除美国、俄罗斯和法国陆军装备的地地战术导弹采用全机动发射方式外,不少装备第二代地地战术导弹的国家都采用固定阵地或预先准备的阵地发射与机动发射相结合的发射方式,譬如伊拉克的“飞毛腿”或“侯赛因”导弹就是采用后一种发射方式。
3、导弹与现代化的侦察、指挥和通信手段相结合。地地战术导弹与先进的目标侦察系统和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网络结合起来,成为实时或近于实时的攻击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战术导弹的作战效果。
4、发展多种战斗部,突出发展先进的子母弹战斗部为了提高地地战术导弹的作战能力,各国在研制新一代地地战术导弹时都将战斗部作为发展的重点,并努力为研制的导弹配用多种战斗部。根据现代战场大规模集群装甲作战的特点。战术导弹战斗部的发展重点将是子母弹战斗部,其中包括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反装甲车辆战斗部和反坦克布雷战斗部等。
弹道导弹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突防技术落后于反导技术,因此,突防技术的迅速突破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重要手段。该文研究一种由机动变轨技术演化而来的跳跃式弹道技术。从延缓导弹防御系统的早期预警时间着手,将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中段设计成有多个波峰的跳跃式弹道,使得探测系统在导弹再入大气层之前,很难准确探测和计算导弹的落点,使得防御系统防不胜防,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
以美国潘兴Ⅱ导弹为原型,增加可两次点火的末级发动机,改装成具有跳跃能力的地地弹道导弹:
首先,根据任务需求,建立了导弹的气动模型,并建立了弹头再入时高超声速气动模型;
其次,建立了导弹推进系统模型,前两级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三级采用了固—液组合火箭发动机,并在总体方案要求下,对发动机喷管和外形进行了设计;第三部分,建立了导弹质点弹道模型,设计了一条跳跃式弹道,并对跳跃式弹道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后,对导弹进行了突防能力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跳跃式弹道的突防能力比常规的抛物线弹道要强。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