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日本两国计划共同开发类似美军“独立号”的新型三体战舰。这再次让“三体舰”成为焦点话题。三体舰具有航速高、耐波性好、作业甲板面积大等特点。独特的结构、良好的性能、可观的发展前景——三体舰一出生就备受各国青睐。
三体船主要由三个船体组成,其中间为主船体,尺度约占排水体积的90%,两侧并肩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辅助船体,其主要特点是中高速阻力性能优于单体船和双体船,适航性优于单体船,甲板面积宽敞,便于舱室布置;由于主船体和两侧辅体的屏蔽,全船具有隐身性和较高的生存能力。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较大,设计难度大,操纵性稍差,建造、下水、锚泊和进坞比较困难。也正是由于三体船具有很大的制造难度,目前各国一般在建造大中型舰艇时才考虑这一舰型。除美国和英国外,目前日本也在考虑建造未来型三体战斗舰艇。
当前,世界各国现有舰船大部分为单体舰型,只有新型导弹快艇等少数舰船为双体舰型。与一般驱护舰相比,三体舰体型更加瘦长,高速航行时阻力大为减少,比单体舰可节省功率15%-20%。
三体舰由三个船体共同承担甲板及上层建筑,所以甲板面积比同吨级单体舰可以提高50%左右,更方便优化布设安装舰载武器和直升机起降甲板,减少相互电磁干扰。三体舰的浮力80%以上由主体提供,两个侧体的排水量主要用于弥补主体稳性损失。如此“三足鼎立”的好处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浪性能。因此,三体船型特别适用于航速高的水面战斗舰艇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科考、救生船。
优越的隐身性能也是三体舰的一大优长。它的细长船体对螺旋桨水流干扰影响小,使被敌方声呐探测的几率大为降低;机舱废气可以从主体和侧体之间分散抽排,从而明显降低热辐射信号;三体船型更大的船长和船宽更有利于实现外形隐身设计,即便侧体受到攻击也不至于失衡倾覆,从而提高水面舰船的战场生存能力。
英国是最早研制三体舰的国家。2000年,英国海军耗资1300万英镑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艘三体实船“海神”号试验舰建成下水。随后,伦敦大学向英国海军提出了采用三体船型的近海巡逻艇、反潜护卫舰、轻型护卫舰、防空驱逐舰、小型航空母舰等概念设计方案。英国海军选择了三体护卫舰,并计划从2010年起用三体护卫舰逐步取代22和23型护卫舰。此外,英国海军还提出将三体船型作为英、德、荷联合设计的未来护卫舰的基础。
美国最早与英国合作研制三体舰,曾一起参与“海神”号试验,对舰体结构、运动等数据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后来美国独立进行三体舰概念设计,2008年建成下水的三体船型濒海战斗舰“独立号”,是世界上第二艘千吨级以上的三体船型军舰,也是世界第一艘为实战建造的三体军舰。美国海军还计划采购三体型运输舰和两栖攻击舰,俄罗斯、印尼等国家也有专门的机构对三体舰进行研究。日本在2007年公布了一种4000吨级的三体舰设计方案。
毋庸置疑,处于发展进程中的三体舰仍有相当多的问题。三个船体联结而成的体型所需的建造技术十分复杂,在稳定性较好的同时必然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力矩。为保证其刚度和强度,就必须改进材质加大构件重量。此外,三体船型的宽度过大容易造成进出港困难,相对细长的主船体使之操纵性较差。
然而,三体战舰的诸多优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家对它的关注。此番美国同日本合作,原因也正是对其前景看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三体舰技术难点的逐步攻克,人们会看到这一“海上怪兽”家族的更多成员——三体船型的巡逻艇、护卫舰、驱逐舰,甚至航空母舰。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