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兵器信息-WAS110.COM-兵器情报装备网,军火资料门户站,军火兵器,军事动态,军事科普,兵器资料,宇宙图文,军事资料,军备资料,国家概况,兵器图文
  • 两栖船坞登陆舰 其综合防护性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

    阅读:4286 次 情报作者:兵器情报装备网 更新时间:2013-06-03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

      “井冈山”舰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兰州”舰、“玉林”舰均执行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衡水”舰是海军刚服役不久的新型护卫舰。

      这些海军“明星装备”从需求论证到型号立项,从设计审图到定型生产,都凝结着海军装备研究院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屈也频的日程便安排得满满当当。身为海军装备研究院负责航空装备论证的领军人才,他曾带领团队相继参加完成多项国家和军队航空装备的研制工程,亲身经历了我国多型反潜直升机等重大装备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如今,为了牵引某型飞机的深化训练,他又领衔对该型飞机训练与质量评估系统、个人分析评估系统等5个课题展开科研攻关。一些业内专家断定完成某型机上设备研制任务是“天方夜谭”,屈也频却“偏向虎山行”,带领团队向该项目发起冲锋,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谓船坞登陆舰就是可承载两栖登陆船、两栖坦克和气垫船的战舰。其船舱是半吃水状态以方便两栖登陆船、两栖坦克和气垫船的进出,就像船坞一样。

      在海军装备研究院科研人员的眼里,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越是事关战斗力的关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清宇和该院现任总工凌青一起带领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研究,他们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海军重大演习、部队训练、装备发展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当很多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舰船“看得见”的打击能力时,海军装备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却把目光投向“看不见”的防护能力上——研究舰船综合防护这个世界海军公认的难题。汪玉、庄亚平、王虹斌、李炜等人研制出红外抑制装置、抗冲隔离装置、损管监控装置等8类25型填补国内空白的新型舰船综合防护装备,使新一代舰船的综合防护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战场无处不在。2010年秋季,面对南海20年来最大的强台风,该院海上信号探测论证研究团队奉命开展某型信息化装备海上试验。在那次历时48天、航程近5000余海里的专项试验中,课题组大胆尝试各种新方法,全面考核和检验了系统的性能及综合作战能力。

      2012年,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某系统获特等奖。在这项科研攻关中,该院某型指挥信息平台研究团队功不可没。某所所长叶锡庆带领突击队参与联合攻关,激活了海上作战神经末梢,打通了海军指挥大脑中枢。

      相关背景:

      登陆作战的迫切需要。随着两栖作战方式的发展,现代化两栖舰必须具有立体两栖突击作战能力。英国海军在马岛登陆作战时,虽已意识到了采用“平面登陆”和“空中垂直登陆”相结合的“立体登陆”方式会更加合理和有效,但苦于没有满足需求的立体两栖突击作战能力,因此,只能采用较为传统的突出抢滩登陆方式一当前,中国登陆舰队面临的问题和当年英国碰到的一样,也是缺乏立体登陆能力,无法有效地发挥出登陆部队的整体作战力量,而071级船坞登陆舰的服役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中国目前的作战规律来看,该级舰队的主要使命是支持中国海军其他登陆编队以及海军陆战队进行两栖作战,通过运输、部署两柄部队以及装备、实施平面和垂直登陆,为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提供规划、指挥、控制和通信平台,并作为两栖特混编队的海上流动指挥所使用:在登陆作战行动中,该舰主要是从海上进行“平面登陆”,同时该舰还具有直升机运送和攻击能力,主要作用就是搭载、支援和使用直升机中队,外运送海军陆战队队员及车辆、装备和弹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垂直登陆”。

      此外,中国正在设计另一种全通甲板的直升机两柄攻击舰,它将和071级船坞登陆舰一起构成中国海军完整的“立体登陆”作战能力。

    两栖船坞登陆舰 其综合防护性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

    更新时间:2013-06-03 15:42
  • EMail:LNDDYGYA3@TOM.COM 腾讯QQ:
    Powered by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码:[] Copyright 2008-2025 YGYCLOU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