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报,预计日本本月将决定向美国出口高性能导弹部件,成为4月大幅放松武器出口限制后首个军售案例。日本政府打算本月下旬批准向美国出口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传感部件,用于制造美国向卡塔尔出售的“爱国者2”型防空导弹。
如果得到批准,这将是日本在武器出口上“自我松绑”后首次出口军事装备。三菱重工拟出口的这种传感器为红外寻的装置的关键部件,由美国军火巨头雷神公司授权三菱重工为日本自卫队制造。不过,雷神已经把重心转向“爱国者3”型反导系统,因而减少了这种传感器的产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内阁4月1日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取代实行40多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从而大幅放宽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自我松绑的目的,则是借助扩大军工产业出口提振经济,同时增强日本在全球的军事存在。
日本在1967年4月针对出口武器问题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不向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禁止的国家出口武器”,“不向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或者可能要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这是二战后日本限制性防卫政策的核心支柱,目的在于专守防卫,不对他国产生威胁,是和平国家的招牌。
2013年10月9日,日本政府推行的有关“国家安保战略”专家恳谈会10月9日上午召开。会议期间,不断有意见就日本现行“武器出口三原则”提出异议,认为需要彻底地重新修改相关内容。
2013年12月,日本政府认为南苏丹治安形势恶化,派驻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韩国军队可能因弹药不足陷入困境,进而以《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例外措施,无偿向韩方提供一万发子弹。
2014年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大幅放宽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
日本在国际上购买、引进武器的渠道其实相当畅通,除了一些战略级的武器,剩下的没有他买不到的。这种情况下,他本身研发的动力并不强,它自己生产自己研发的武器比买来的还要贵,但是却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日本军工企业是由日本政府开支来维持生产的,尽管武器单价高,但政府依然采购本国武器,能够国产化就一定国产化。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非军事化改造。国家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条款被写入宪法。在此基础上,日本实施武器出口三原则,全面禁止武器出口。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