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报,实际上西方强国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海空投送能力,只不过已经完成投送能力大规模建设阶段的西方国家,正在向“细枝末节”扩充。为了与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竞争南中国海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中国正在利用新型的运输机、登陆舰艇扩大其空运和海运能力。尽管发展这类装备最初是计划用于台海可能的冲突,但中国同样可以用于中日之间的钓鱼岛纠纷,以及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沙群岛的纠纷。
2006年,台湾“国防部长”评估认为,通过动员民间力量,解放军可向台湾投送5到6个师的部队。而解放军海军所有的大型两栖运输舰和大多数大型新式民用渡船都是2006年以来建造的。中国海军已经下水了第三艘2.8万吨的071船坞登陆舰,该舰能够运输500到800名官兵和15到20辆两栖装甲车。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将建造3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
此外,今年4月份中国军队以模型的形式展出了一种新的直升机两栖登陆舰(LHD),这些两栖舰与俄罗斯订购的法国“西北风”级直升机母舰具有显著的相似之处。解放军海军将建造3到6艘这种LHD。而能够用于军事运输的民用大型轮渡是目前解放军正规两栖舰船运输量的两到三倍。今年,中国已经利用大型客船和滚装船进行了多次演习。
中国还在通过4个发动机的“运-9”战术运输机和“运-20”重型运输机来扩展其空运能力。根据莫斯科一家智库题为 “流星:21世纪中国的军事机器”的报告称,“运-9”是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帮助下发展的,其首架原型机于2011年首飞。“运-9”飞机已经进入解放军空军服役。该机与洛·马公司的C-130J类似,是一种中程、中型运输机,装备四台中国国产FWJ6C涡桨发动机。
该机采用了玻璃化座舱和电子仪表系统,能携带16吨的集装箱物资或者20吨的散装货物,还能装备106个座位,或者搭载72名伞兵。它还能运输大型装备,如攻击直升机。报道称,该机具备单件以及多件连投能力。最大空投单件重量8.2吨,总空投重量14吨。安东诺夫设计局还在帮助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发展“运-20”运输机。据《流星》一书介绍。设计者希望“运-20”的技术参数和C-17“环球霸王III”相似。该机最初采用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但是随后将被中国的WS-18涡扇发动机代替,这是美国CFM56发动机的仿制型。
WS-18也在发展一种新的K型,用于装备轰-6中程轰炸机。“轰-6K”将拥有更大的航程,并且能抵达澳大利亚、关岛、印度和日本。如果装备了反舰巡航导弹,“轰-6K”可以瞄准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外界传闻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可能被命名为轰9。1995年俄罗斯拒绝出售战略轰炸机后,中国开始启动轰9轰炸机项目。但从1999年以后,这方面消息就完全中断了,可能项目已经停止。
但2006年开始,这方面消息逐渐多了起来。据西方称,中国轰九的最新照十分类似于美国B-01S概念机,隐身放在了设计第一位。从轰6K的改进幅度和原则来看,这种传闻似乎是可信的。以笔者之见,轰6K的改进只是作为一种过渡机型,满足当前的军事需要,这也是为什么其改进没有涉及到气动布局的主要原因。
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战略轰炸机作用及地位特殊,也是一个政治大国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尤其是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与别国在某些方面摩擦日益增多。拥有战略轰炸机,和平环境下是一个极具威力的战略威慑力量,作用不可低估;战争环境下是克敌制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中国作为代表第三世界遏制霸权扩张的大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越来越大。苏联解体后的国际政治相对稳定给人们造成了一个假象:美苏对抗的结束,危机似乎已结束了。但事实是美国更加变本加厉地巩固、加强它的老霸权地位,更加无视国际法。布什上台以来,美国霸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9-11事件”后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险恶。
中美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走得很近,但美方对中国的敌对意识和活动从未放松过。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就是想试探一下中国的反应。中国作为维护第三世界利益的大国永远不会和美国走到一起,美国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放弃任何机会牵制中国。纵贯东南亚的泛亚高铁将从昆明出发,经由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抵达新加坡。
目前欧亚高铁和中亚高铁国内段或已开工,或正在推动,境外线路如何建设则处于谈判期。就经由北线去往西欧的欧亚高铁而言,由于需要经过俄罗斯,中方主张采用国际上通行的1435毫米标准轨道,但俄罗斯铁路网一直采用迥异于国际标准的1524毫米宽轨,接驳上尚未谈妥。
与欧亚高铁相同,中亚高铁也处于谈判期。王梦恕说,这条高铁线路经中亚、南欧去往德国,也就是古代的丝绸之路,以往我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主要依靠轮船货运,譬如中国要从德国进口先进设备,目前需要轮船运输,但从欧洲到中国势必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海运起码要一个月才能抵达。今后中亚高铁一旦建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成本,“通过高铁走陆路,中国到德国的货运可能只需要短短5天。”
三条跨国高铁都在筹备当中,由于跨国高铁的建设涉及国家较多,同时也牵涉沿途各国出资建设与建成后运营的问题。对此,王梦恕透露,这些跨国高铁的建设都有一个原则,由中方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去建设,建成后也会由途经国家来参与运营。在此过程中,中方将与相关国家洽谈,用修建高铁来置换当地资源,如中亚和欧洲的油、气资源,缅甸的钾矿,由此建立一个长效合作机制,以保障我国资源的使用。
目前规划的这几条跨国高铁都是参照这一理念在谈判和运作,通过“技术置换资源”的方式,一方面推动中国与周边诸国的连通,方便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也以此保障中国稀缺资源的进口,利于油路、气路畅通。修建这三条高铁线路,中方不仅要负责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建成后还将保证运营、培养人才。据王梦恕介绍,目前从郑州定期有专列运载勘探设备和技术人员去往中欧等地区,对高铁线路可能经过的地区进行勘探,与相关国家的洽谈也在进行中。对于“用高铁技术置换资源”的合作方式,此前铁道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解释:“中国为别国建高铁,有钱拿钱,没钱拿别的东西交换,这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方式。”
航空发动机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壁垒的特性。研发普通单台发动机的投入在10-30亿美元,时间周期10-15年。从60年代开始,全球主要制造商和供应商不超过25家,全球航空发动机制造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美国的通用和普惠、法国的斯奈马克和英国的罗罗是目前全球最大四家航空发动机巨头。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