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凌晨1时32分,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从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发射20分钟后,运载火箭成功把这颗1425.4公斤重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之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宣布:“导航卫星已抵达预定轨道,入轨非常精确。”
这颗代号为IRNSS-1C的卫星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中的第三颗。该系列前两颗卫星IRNSS -1A和IRNSS-1B分别于2013年7月1日和今年4月4日从斯里赫里戈达岛发射升空。鉴于卫星导航系统在军民领域的广泛使用,拥有本国的这类系统一直是印度孜孜不倦的追求,尤其是印度军方一直希望能借助卫星导航系统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
用户利用导航卫星所测得的自身地理位置坐标与其真实的地理位置坐标之差称定位误差,它是卫星导航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定位精度主要决定于轨道预报精度、导航参数测量精度及其几何放大系数和用户动态特性测量精度。轨道预报精度主要受地球引力场模型影响和其他轨道摄动力影响;导航参数测量精度主要受卫星和用户设备性能、信号在电离层、对流层折射和多路径等误差因素影响,它的几何放大系数由定位期间卫星与用户位置之间的几何关系图形决定;用户的动态特性测量精度是指用户在定位期间的航向、航速和天线高度测量精度。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可以为印度领土用户提供独立的导航定位服务,它由7颗卫星组成,包括定位在东经34度、东经83度和东经132度赤道上空的3颗静止轨道卫星,以及赤道倾角29度,飞经东经55度和东经111度的各两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通过这样的轨道设计,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区域内的定位精度,并将所需卫星数量降到最低。按照计划,印度将在2015年内完成7颗导航卫星的发射。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关于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想象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利用太阳、月球和其他自然天体导航已有数千年历史,由人造天体导航的设想虽然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有人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实现。1964年美国建成“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并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开始民用。1973年又开始研制“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苏联也建立了类似的卫星导航系统。
法国、日本、中国也开展了卫星导航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系统的优点,真正实现了各种天气条件下全球高精度被动式导航定位。特别是时间测距卫星导航系统,不但能提供全球和近地空间连续立体覆盖、高精度三维定位和测速,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