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七届香山论坛正式开幕。在第一天的全体会议中,来自6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官员、专家学者、前政要,围绕“加强安全对话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一主题及“合作应对亚太安全新挑战”“军队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海上安全合作”“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应对”4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美国着力在全球大规模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引起了中俄两国代表团的共同关切。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一场中俄联合发布会中,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第一副局长波兹尼希尔·维克托尔·维克托罗维奇中将,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道出了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消极影响。在竞技场有两个实力相当的角斗士。他们很清楚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双方都知道,如果战斗开始,他俩将两败俱伤,而且谁也不知道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这种顾虑阻止了他们开始相互攻击。但是,如果其中一人拿起了盾牌,得到了显著的优势并认定自己能赢,那另一个人会做什么呢?当然,他也会拿起新的剑或者战斗性能最好的盾牌。
维克托罗维奇也不认可美方宣称的导弹防御系统是“纯防御”性的说法。俄方专家分析认为,导弹防御系统将显著改变全球各国进攻性武器的平衡。他认为,美国的真正目的在于以下几点:降低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的威力以及消灭中国的核导弹能力;隐秘部署强大的攻击能力,使美国具备对中俄进行在“即时全球打击”理念下解除对方的武装并对其实施“斩首袭击”的能力;增强美国对俄中两国的卫星系统实施打击的能力。
对于美国以伊朗和朝鲜的导弹威胁作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理由,维克托罗维奇也不认同。“美国及其盟国的导弹舰船和导弹防御基地包围了俄罗斯和中国。俄国防部研究机构的模拟实验也表明,美国‘标准-3’导弹不仅能实现在洲际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中段轨道进行拦截,而且能在导弹轨迹的初始阶段就对其进行拦截,这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潜力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导弹防御舰船的MK-41通用发射器除了可以发射“标准-3”导弹,还可以用于发射“战斧”远程高精度巡航导弹。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防御基地正使用MK-41发射器。虽然这些发射器在软件和算法上有所限制,使之目前无法用于发射巡航导弹,但维克托罗维奇强调:“我作为火箭技术专家,可作出权威的判断:任何包括防止巡航导弹发射的设置,都可以通过按下复位按钮就轻易地消除。”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蔡军少将在发布会上表示,导弹防御问题对大国关系、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国际和平与安全、军控和裁军进程都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美国夸大所谓地区导弹威胁,盲目发展超出国土防御实际需求的反导系统,谋求单方面军事和安全绝对优势,必然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大国战略互信,使国际关系处于不安全和不稳定状态。对此,包括中俄在内的广大国际社会都表明了不赞成有关导弹防御计划的立场,联合国大会也曾多次通过反导问题决议,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导弹防御计划。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导系统建设,是其构建全球反导系统的重要一环。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助于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更无助于半岛核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地区战略稳定,只会破坏地区战略平衡。美国推动在韩国部署“萨德”,将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敦促美韩改弦更张。
在发布会上,中俄共同宣布,在反导问题上,两国将于2017年举行第二次联合导弹防御系统计算机演习。今年5月,中俄两军首次举行这一演习。中俄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不针对任何第三国。这契合了10月11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在本届论坛开幕时致辞中提到的“中国倡导 ‘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新道路”的理念。
当前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各国联系空前紧密,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更均衡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和平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威胁新挑战,国际安全形势中的一些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发展与安全的联系更加紧密。战乱冲突、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都能从发展落后中找到根源,都需要通过发展寻求根本解决之道。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的几点新动向:个别国家谋求军事领域绝对优势,不断强化军事同盟,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地缘政治因素凸显,一些地区热点问题在外部势力挑动下有所升温,给国际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全球恐怖活动频度和烈度都在增大,恐怖主义的危害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防务部门和军队愿与各方一道努力,共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对话,增进安全互信;愿与各方深化合作,携手应对挑战;愿与各方管控分歧,维护安全环境。在具体层面,常万全还透露,今年年内,中美两国海军将举行以熟练运用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为主题的联合演练和研讨活动;2017年,中国将与东盟国家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演练。
据2011年6月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香格里拉对话今日在新加坡开幕。6月2日,前往与会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专机上对随行记者们大谈中美关系,软中带硬,一方面称“美国不想遏制中国发展”、“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性力量”;另一方面,他也含蓄地警告中国“不要学习苏联”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并重申美国的军费缩减不会导致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盖茨将在本月底从防长位置退休,他2日总结说,对自己在布什、奥巴马政府任职期间中美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但中美军事关系仍有“发展空间”。
“盖茨:美国没想遏制中国发展”,成为2日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各大媒体的标题,盖茨对中国释放的这番“善意”被广泛解读成是为3日和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面制造友好气氛。据报道,在飞往新加坡的专机上,盖茨对随行记者表示,他注意到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军队的规模和战力,包括发展、部署“远程、精确的巡航和弹道反舰导弹”、反卫星武器、隐形战斗机以及网络战能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在飞速发展”,“中国试图获得的武器也让我们密切关注”。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近代比较著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中欧洲列强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如“无畏舰”建造竞赛,详情请参阅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展开的长期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的反方面也就是裁减军备实际上也是一种可执行的策略。在大国较量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军事实力和军事力量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军事力量并不是纯军事实力,其大部分需要经过动员才能转化为军事实力。因此,军事潜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潜在资源的发挥时间就是其他国家采取非针对性态度的一个诱导因素。当然,裁减军备的行动必须是在有利于自身国家整体战略的前提之下进行的。需要保留的力量要足以对潜在敌人形成足够威慑又能够通过时间作用转移潜在敌人的矛头,以换取自身的更大生存空间。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