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近日,美国《大众机械师》杂志网站刊发了美籍日裔评论员凯尔·沟上的文章《中国正在制造掠海反舰无人机》称,中国正在研制一种新型无人机,它可以利用地面效应技术超低空掠过大海表面,这将允许它的飞行高度降低到距离海面仅6米。这种无人机将可能对潜在敌人形成新的挑战,因为将更难发现。
这种无人机看起来装有一对前掠的尾翼和一对具有上反角的机翼。它的进气道在机身上方,可能是为了避免在极低高度飞行时吸入浪花。它被涂成蓝色,这是中国海军标准的迷彩颜色。大部分现代巡航无人机具有“掠海”飞行能力,也就是在距离水面约10米或更低的高度飞行。由于地球曲率的因素,这种掠海飞行将有效降低敌方雷达探测发现无人机的距离,因此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击落无人机。
而中国这种新的无人机飞行高度最低仅为6米。在面对传统的掠海无人机时,考虑地球曲率因素,安装在水面以上10米的舰载雷达能够在25公里距离上发现目标,而对于这种新型中国无人机时,发现距离降低到15公里以下。能够以如此高度飞行的无人机应该是无法超音速飞行的,且看起来这种无人机用的是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那么可以推算它的飞行速度应该在965公里/小时左右,和典型的亚音速反舰无人机相似,也就是说,目标舰仅有59秒来做出反应。
这种无人机之所以能飞的这么低,是因为他利用了“地面效应”理论,也就是说在超低空飞行的时候,飞机会因地面附近的气压获得更大的升力和更小的阻力。从这架无人机采用下单翼设计也可以看出其利用地面效应的设计,其机翼根部就在机体最下方,大部分地效应飞行器都采用这样的设计。
这种无人机未来可能会被部署在岸上、岛上或者中国海军舰艇上。通过友军飞机,例如运-8X海上巡逻机,或者高空无人侦察机发现敌方舰队后,就发出目标信息。一旦发射,飞机或无人机就可以继续通过数据链对无人机继续提供中继制导,让无人机在飞行中大部分时候不必开动雷达。这将让它们可以悄悄接敌,因为被动探测也是发现来袭无人机的一个重要措施。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
国内无人机市场已发展了将近30余年,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扩展到消费领域。目前国内消费无人机市场火热,普通民众对无人机的认可程度和需求度逐渐攀升,过去两年来,无人机企业、融资次数、飞手数量和产品用途都有了明显的增多,甚至出现了指数型增长,监管制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未来五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20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65亿元。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反舰导弹(Anti-ship Missile)是指从舰艇、岸上或飞机上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常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采用自主式制导、自控飞行,当导弹进入目标区,导引头自动搜索、捕捉和攻击目标。反舰导弹多次用于现代战争,在现代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舰导弹发展到近代,已经可以从多种型态的载具上使用,包括从各类飞行器上发射的空射型,由地面发射的陆射型,由水面舰艇使用的舰射型以及自潜艇发射的潜射型。许多导弹在经过少许改装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载具上使用,不必另外发展专用衍生型。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