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兵器信息-WAS110.COM-兵器情报装备网,军火资料门户站,军火兵器,军事动态,军事科普,兵器资料,宇宙图文,军事资料,军备资料,国家概况,兵器图文
  • 开启“超级2018”!中国航天将在2018年预计发射超过40次

    阅读:5562 次 情报作者:兵器情报装备网 更新时间:2018-01-17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

      1月17日,中国航天以3战3捷、先声夺人的气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月9日、12日、13日,中国内陆三大航天发射中心即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迎来了本年度首个航天发射任务,随着长征火箭冲天而起,直上九霄,高景一号03、04星,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陆地勘查卫星三号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3场航天发射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场发射活动是在短短5天内进行的,甚至其中两次发射是连续两天进行的。在如此高密度发射考验面前,中国航天交出的完美答卷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这接连取得的胜利不仅让中国航天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而且也昭示2018将是中国航天极不平凡的一年。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此前发布的信息,在新的一年里,该集团计划实施的发射任务将达到创纪录的35次之多。再加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计划实施的发射任务及几家民营航天公司可能进行的发射活动,中国航天发射在新年里将有望超过40次,不仅大大超过自身2016年22次发射的纪录,而且可能雄踞世界航天大国当年度发射次数之首。种种迹象表明,属于中国航天的“超级2018”已然开启。

      2018年被称作中国航天“超级2018”,不仅在于中国在本年度计划实施的航天发射任务多,更在于任务重大和艰巨。其中,探月工程的关键步骤即实施嫦娥四号任务和继续验证重型火箭长征五号的性能是本年度中国航天发射计划的重点和难点。2017年11月21日1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一、嫦娥四号卫星计划绕月探月卫星

      嫦娥四号卫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继嫦娥三号之后着陆月球表面、继续从更深层次更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其着陆点选在月球背面。由于月球背面受到遮挡而无法接收到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美国与俄罗斯曾多次试图登陆月球背面均不了了之,这造成了人类到目前为止对月球背面情况知之甚少,这也增加了探测器软着陆的难度。

      为了实施嫦娥四号任务,中国计划在2018年6月先发射一枚中继卫星,搭建测控通信、数据传输链路,来确保与嫦娥四号通信畅通。根据计划,嫦娥四号将于年底发射,计划在月球背面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软着陆。一旦成功,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活动。中国科学家们可以借此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环境,并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信号干扰的优势,进行太空观测。

      二、“北斗”卫星发射井喷

      从中国航天任务实施和规划来看,2018年无疑将是名副其实的“北斗年”。在中国航天2018开年三连射中就包括两颗北斗卫星的发射任务。1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联袂把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根据规划,在2018年底前,北斗三号将建成18颗卫星的基本系统,具备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今年全年一共要发射16颗北斗三号卫星,如果继续按照之前我们所熟悉的“一箭双星”的模式,那么全年就要进行8次发射,除了已经进行的一次之外,接下来还要完成7次。

      三、特色卫星各有神通

      1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他就是正在中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他亲切看望了中法海洋卫星研制团队代表,并参观了卫星测试组装车间。中法海洋卫星基于中国成熟的CAST2000卫星平台,搭载了法国的波谱仪和中国研制的散射仪,分别用于海浪研究和海洋监测。借助这颗卫星,将有望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进一步提升两国对海上航行安全、海洋资源调查的服务保障能力。该卫星于2009年立项,中法双方超过100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目前,该卫星已进入总装测试阶段,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我国发射。

      四、长征五号再次出征

      长征五号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2016年11月,该火箭成功首飞,但是在第二年7月第二次执行发射任务时失利。之后,有关部门取消了原计划于2017年底由长征五号实施的嫦娥五号月面取样返回任务,进行故障全面调查。航天科技集团就长征五号2018年的复出问题作出了回应,表示其将承担东方红五号卫星的发射任务。

      五、商业航天异军突起

      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将可能见证一项新的纪录的诞生:发射全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商业遥感卫星。2017年11月,浙江省湖州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与长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发布,德清一号卫星计划于2018年1月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升空。

      德清一号入轨后将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主要围绕测绘、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多行业展开卫星遥感应用开发,打造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应用市场,为德清打造国际一流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地理信息产业高地提供支持。

      对于中国民营航天来说,2018年将可能成为其迎来里程碑发展的真正元年,而标志性事件就是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小型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专注于智能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旨在为全球商用微小卫星提供高性价比的发射服务。2017年12月22日,该公司研制的X系列火箭发动机成功进行了点火试验,为2018年上半年实施首飞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商业航天在2018年开疆拓土当然离不开航天国家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张镝近日表示,该集团研制的快舟十一号火箭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以“一箭六星”的惊艳方式进行首飞,即一次性将伽马射线暴探测微小卫星等6颗卫星送上太空,展现强大的星座快速构建能力,并大幅提升发射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非常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见“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开启“超级2018”!中国航天将在2018年预计发射超过40次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

    更新时间:2018-01-17 11:14
  • EMail:LNDDYGYA3@TOM.COM 腾讯QQ:
    Powered by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码:[] Copyright 2008-2025 YGYCLOU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