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最近盛传国产两栖攻击舰即将建造,“小平顶”未来搭载什么样的飞机引起了军迷网友的关心!按照美国标准,两栖攻击舰要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
如果说垂直起降战斗机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坎的话,武装直升机目前能够选择的最优方案就是直-10。但对于海上作业的武装直升机来说,将比陆军航空兵用的多出诸如海上导航之类的各种设备,这对已经捉襟见肘的内部空间,已经最关键的羸弱的发动机功率来说,是一大负担。
美国两栖攻击舰上搭载的是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系列,现在最新的AH-1Z“蝰蛇”直升机已经从轻型直升机升级为了中型直升机,战斗力比直-10还要强。美国还曾经研制过舰载型“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这种超级舰载武装直升机可以空战、反舰、反坦克,可谓全能杀手。可惜随着冷战的结束,舰载型“阿帕奇”直升机项目被取消,海军陆战队只有继续使用魔改“眼镜蛇”。
俄罗斯的两栖舰上使用的是卡-52K“黑鲨”舰载版武装直升机,机身经过了防腐蚀处理,采用了可折叠的旋翼桨叶,更小占地面积,换装了新型雷达,海上飞行更加安全,还重新设计了外挂点,可以发射反舰导弹等一些新武器。这些武装直升机的舰载版能够顺利改进,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动力系统,无论是“蝰蛇”,还是“阿帕奇”,或者是卡-52K,都有足够大功率的发动机。而这正是直-10所缺少的。
我们发现,直-10在改为空降兵版的直-10K时,甚至将机炮的防护罩取消了,不知道是不是进一步减轻重量的原因。这也折射出我国直升机用发动机的短板。在现有发动机情况下,直-10直升机要再增加一些海上作战必须的设备,或者是携带新型反舰导弹等,都会受困于贫弱的发动机。另外,目前只有我军陆航和空降兵部队装备了直-10,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尚没有武装直升机,虽然可以开展联合训练,但对于未来可能会远洋部署的两栖攻击舰来说,还是要有海军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比较好。
直-10K机体各部分的蒙皮连接采用了较为圆滑的过渡,尤其是其发动机舱采用了大曲面的外部结构,可大大缩小飞机的正面暴露面积和雷达反射面,从而有效降低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作为一款中型武装直升机,直-10K虽然暂时还不能完全与“阿帕奇”这样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叫板,但在整体设计和系统综合平衡上,已经兼具了欧洲“虎”式武装直升机和美国RAH-66“科曼奇”的优势,通过兼收并蓄和全面发展,在最短的时间里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了中国武装直升机的整体技术水平。
武装直升机对中国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动打击兵器。近年来,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部署“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对解放军构成日趋严重的低空和超低空威胁,而常规固定翼战斗机由于飞行速度过快,与武装直升机交战时并不占明显优势,因此中国急需能进行低空空战的武装直升机来化解“低空危机”。直-10系列直升机的服役,将会给我军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模式。
直-10K的出现,结束了中国空降兵长期以来依靠传统伞降作战部队的作战模式,而转向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突击师模式,大大提高了空降兵的快速机动和应急作战能力。通过直-10K的研制,中国不仅在武装直升机技术上跨过了重要的关口,完成了由单纯的追赶向继续完善和提高的转变,同时也是中国先进武器发展过程中的节点和向更先进装备迈进的开端。中国通过直-10K的研发,不仅在装备类型上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且将中国武装直升机技术水平提高到了更先进的标准。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2016年珠海航展上,出现了一架迷彩涂装的直-10武装直升机。该机不同于一般陆航直-10的黑色涂装,而是采用少见的山地迷彩涂色,另外在机号上也只有单独的阿拉伯数字,而没有代表陆军航空兵的“LH”字母前缀——这就是近年刚入列空军空降兵部队的直-10K型武装直升机。
直-10K的列装意味着直-10作为我军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主力机型已完全成熟,并将推动解放军空降兵的作战模式由“传统伞降作战部队”向“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突击师模式”转变。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