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7月4日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称,鉴于俄罗斯有意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波兰愿意加入北约国家核交换计划,希望在波兰领土上部署核武器以应对。
由于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核导弹,波兰已请求加入北约核共享计划。核共享是北约核威慑政策的一部分,该政策允许没有核武器的成员国参与北约使用核武器的规划。这些武器由特定国家部署,但仍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这不是波兰方面第一次公开表示有兴趣加入北约核武共享计划。波兰总统去年10月曾表示,波兰已与美国领导人谈过这种可能性。同月,北约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核威慑演习,其中包括练习将联盟的“核武器共享计划”付诸行动。波兰军方参演,但只是作为辅助角色,而不是作为实际使用核弹的成员之一。
俄罗斯称莫拉维茨基的话主要具有政治意义,而不是军事意义。实际上,这一举措会让携带核武器的战机飞向俄罗斯的时间明显缩短,这是试图对莫斯科施压的一种想法。他认为,波兰加入核共享计划与俄白部署核武器的决定无关。波兰长期以来一直在提出这一要求,俄白两国的行动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
目前北约的核武器共享计划规定,在美国军方控制下的多个成员国空军基地的安全弹药库中部署核武器。危机爆发时,一旦美国批准,它们将被装载到该计划参与国的战斗机上。能够使用这些核武器的北约飞机被称为“双能力飞机”(DCA),指的是同时具备核打击能力和常规打击能力。
对于许多参与国来说,有关该计划的具体细节属于机密,政治上很敏感,其中一些国家甚至不公开承认美国在其领土上存放核武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估计,截至去年10月,总共约有100枚B61核航弹部署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5个国家的6个基地,每个基地部署15-20枚。而过去估计在欧洲多个基地存放着高达150枚到200枚炸弹。
北约曾公开承认有7个成员参与核共享计划,但没有点名。这个名单被理解为至少包括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美国。美军继续在土耳其部署核武器,但长期以来一直有报道称,土方不再积极参与核共享计划,也不再装备“双能力飞机”。在2016年针对埃尔多安的未遂政变之后,美土关系的降温也引发人们对B61可能会从该国撤出的猜测,但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美军确实从土耳其撤出了核武器,北约断然否认2016年这些核炸弹已转移到罗马尼亚的说法。
鉴于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美国军方正在寻求加快B61-12在欧洲的部署,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真的已经开始。据称,美军已经进行了适应性检查,以确保新的B61可以放入现有的“安全保险库”中。
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波兰要加入北约核武器共享计划,它需要改造一定数量的战斗机。该国已经拥有可以用于此任务的F-16,并且正在采购F-35A。如果波兰要在其境内实际存放核弹,它需要建造必要的安全设施,还需要执行其他相关的安保和安全政策及议定书。波兰有可能首先改进飞机使其具备核打击能力,同时计划让它们在已经储存B61的北约基地运行,以便在核武器到位后,更快地实现核能力。
俄罗斯称部署核武器不会提高波兰安全水平。储存地点不仅将被部署在白俄罗斯境内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的战术导弹系统瞄准,而且储存基地也将成为俄罗斯空天军的打击目标,再有俄罗斯海军也能够从波罗的海使用“口径”巡航导弹瞄准它们。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在波兰部署核武器,因为即将举行美国总统选举以及因美国介入俄乌冲突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美国在波兰部署核武器的另一个障碍可能是华沙缺乏能够维护核武的专家,一旦部署就需要美国专家来进行维护。
同时,俄罗斯发布消息称其俄军所有新建护卫舰都将配备“锆石”导弹。这种高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不久前才刚刚交付军队。国防部对“锆石”寄予厚望。这种巡航导弹大部分的战术技术性能参数都是保密的,但也有一些数据是公开的。它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0公里,也就是大约9马赫。射程为1000公里。巡航阶段飞行高度达30-40千米,空气阻力较小。弹头重约450公斤。
西方国家的舰载防空系统是为拦截亚音速和超音速导弹设计的,对高超音速导弹绝对是无能为力。“锆石”的远射程可以让俄罗斯舰队在不进入敌方杀伤区域的情况下,摧毁敌方水面和地面目标。
俄罗斯的“锆石”导弹的标配军舰是22350型护卫舰。目前海军有两艘该型护卫舰服役——“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和“卡萨托诺夫海军元帅”号。“戈洛夫科海军上将”号正在进行海试。每艘护卫舰都装有一套通用舰载发射综合体,有16个发射单元。也就是说,三艘军舰如果处于满载状态,一次总共可发射48枚“锆石”导弹。
2013年至2020年间还开建了5艘22350型护卫舰。目前它们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该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5400吨,是俄海军技术最先进的护卫舰。它的首舰几乎测试了海军所有新技术——从电子设备到防空导弹系统和舰炮装置。
改造升级后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将配备“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锆石”还将在2025年之后出现在潜艇上。首艘拥有该导弹的潜艇将是885M型“白蜡树”-M级核潜艇,配备了32单元发射系统。不过,大型舰艇配备“锆石”导弹主要是个例而非标配。俄罗斯海军押注于相对不大的舰艇。强大的远程武器能够抵消潜在敌人的优势。
法国在冷战时期也成功发展出核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但在1996年撤除所有地基弹道导弹后,放弃了该能力,虽然其战略轰炸机幻影IV式已经在英国93年退役掉最后一款战略轰炸机胜利者后于96年退役,但空基核打击能力仍保有核导弹发射方式(ASMP导弹)。
英国曾设计过发射井式陆基洲际核导弹(蓝纹导弹)但是考虑到英国的人口密度不适合布置发射井而未采用,空射方面本来三V轰炸机(93年退役的胜利者式轰炸机是英国最后一种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240公里射程蓝钢导弹,但是其很快就退役了,空军之前还曾经短暂使用过雷神式中程核导弹但是很快就因为战术弹道下士导弹服役而于72年退役。
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路基有东风系列国产弹道导弹核导弹。海基有094级战略核潜艇。空基有轰6,歼轰7,歼8II,歼10,歼11(国产)su-27,su-30(俄产进口)都可以。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核三位一体在核武器领域,指一国同时具备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种核打击方式的能力。当一国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时等同于具有全面的核威慑能力。因为具备了在承受第一次打击后还能反击的能力,再没有一国能够一次性摧毁对方核打击能力而不受对方的核报复。
目前全世界共有八个有核国家,作为“五常”,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是合法拥核,印度、巴基斯坦、朝鲜是非法拥核。公认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的国家是美国与俄罗斯。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