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0月6日报,近日,阿塞拜疆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外交事件,误将俄罗斯在纳卡地区的维和部队当作敌人,进行了致命的打击。这一行为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普京总统亲自下令将凶手缉拿归案,并对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进行了严厉的训斥。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阿塞拜疆误判了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处境,认为俄罗斯已经陷入困境,无力对其进行制裁。于是,阿塞拜疆趁机对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武装发动了攻势,试图夺回失去的领土。在这一过程中,阿塞拜疆的军队却不小心轰炸了俄罗斯的维和车队,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这次袭击导致7名俄罗斯士兵当场死亡,其中包括一位高级将领,即俄罗斯驻纳卡地区维和部队副指挥官、北方舰队潜艇部队副指挥官伊万·科夫根。这是自1994年纳卡停火协议签订以来,俄罗斯维和部队遭受的最大损失。就在上个月,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规定乌克兰公民可以凭借有效证件免签进入俄罗斯,即使是持有证件已经过期的乌克兰公民,也可以免签进入俄罗斯境内。
俄乌战争开打一年半,美国已累计为乌克兰提供超500亿美元的军援。而另一方的俄罗斯,也是在战争中疯狂烧钱。俄罗斯越打越富。此话确实不假:被西方国家制裁了一整年,整整十轮,俄罗斯GDP反而逆流而上,暴涨24.72%。而国际排名,俄罗斯也从第11名前进至第8名,反超了韩国,极其不可思议。
在制裁中,俄罗斯经济总量达到2.24万亿美元,反超韩国;人均GDP则来到了1.53万美元,反超中国(2020年我国人均超俄罗斯)。奇怪的是,除能源外的多项指标,俄罗斯都是退步状态。进口方面,俄罗斯暴跌50%。出口方面,原油价格大涨后,俄罗斯的出口额也仅仅增长了12%。外汇储备,俄罗斯更是血本无归:3000亿美元外汇惨遭美国冻结。
俄罗斯敞开大门无上限接纳乌克兰公民的前提背景,就是泽连斯基政府近期向欧洲伙伴发出请求,要求他们将抵达欧洲各国避难的乌克兰公民遣返回国。基辅当局这一操作,外界用膝盖思考都能清楚他们的意图,那就是要求欧洲国家在散落在各国的适龄乌克兰难民,都赶回乌克兰服兵役,填补乌军在战场上因伤亡惨重而留下的兵力大窟窿,让这些人接替那些死去的人继续充当基辅当局的炮灰。
乌克兰军队在冲突中到底死了多少人,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俄罗斯有这笔账,自今年6月初乌军发动反攻行动之后,在前线的乌军阵亡人数已经接近8万人。而且,尽管很多西方军事专家都断定乌军已丧失反攻能力,但基辅当局为继续刺激西方提供武器和资金,仍在源源不断地向战场无底洞投入人力资源,将更多的乌克兰人当耗材牺牲掉。
目前,乌克兰内部虽说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但民众对当局这种为满足西方反俄欲望,不惜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做法感到极其不满。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乌克兰政府在国内已很难招募到足够的兵员,加之外国雇佣兵规模也大幅减少,让基辅当局面临无兵可派的尴尬境地。对于基辅当局有关遣返难民的要求,欧洲国家对此反应冷淡。
截止目前,除了波兰打算遣返适龄乌克兰难民回国外,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之前已经做出明确表态,不会按照基辅的要求将抵达这些国家的乌克兰难民遣返回国。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突然宣布敞开大门,接纳所有愿意进入俄罗斯的乌克兰公民,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即在削弱基辅政权抵抗潜力的同时,也将俄罗斯推上了国际的道德制高点。
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可能只是普京这样做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对泽连斯基当局釜底抽薪,可能才是克里姆林宫的此举的主要原因。毕竟,俄罗斯这边国门一开,不只是在乌克兰境内害怕服兵役的人多了一个保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数百万分散在欧洲各国、且害怕被遣返回国当炮灰的乌克兰难民,也有可能会选择将俄罗斯当避风港。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2022年2月15日,随着俄罗斯国防部高调宣布撤回部分部署在俄乌边境、此前正在参与大规模军事演习的陆上部队,从2021年10月起持续至2022年2月的乌克兰东部危机,似乎呈现出了缓慢降温的趋势。
2023年6月6日,位于赫尔松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发生爆炸并出现坍塌,部分地区正在遭受水灾。俄乌双方均指责对方实施了破坏大坝的行为。9月6日,美国宣布首次向乌克兰提供用于美制“艾布拉姆斯”M1A1坦克的120毫米口径贫铀弹。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