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6时,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驶离大连港码头。这是其在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役后首次离港出海。
当天5时在大连港码头看到,“辽宁舰”和“88”保障舰上灯火通明,人员在甲板上不停走动,似乎在进行出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艘拖船呈“一”字型从“辽宁舰”的左舷舰首至舰尾整齐排列。5时40分,停靠在码头附近的一艘大型油轮被4艘拖船拖离码头,为“辽宁舰”出航清理航道。
5时55分,中国航母“辽宁舰”上的指挥员下达了“离码头部署”命令。随即,全舰官兵进入海训状态,各就各位。舷梯开始撤离甲板,第五艘拖船也靠向舰尾。
6时整,码头响起鞭炮声。悬挂鲜艳“八一”军旗的中国航母“辽宁舰”,在5艘拖船的协助下,仅用20分钟就将舰首调整到面向航道的位置。这时,码头上再次鞭炮齐鸣。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此前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辽宁号”航母在交付海军后,将继续开展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后续工作将根据试验和训练的进展情况来确定。
“辽宁舰”从9月17日起开始按照海军相关条例执行升旗仪式,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辽宁舰”发生了由“蛹”到“蝶”的巨变。完成了舷号“16”的涂刷,接受了军方的相关验收,先后三次处于挂满旗状态,并于9月25日正式交接入役。
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9月25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航母交付使用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
张峥为舰长,1969年出生于浙江长兴,军衔是大校,研究生学历;
梅文为政治委员,1965年出生于湖北黄梅,军衔是大校,大学本科学历;
他们都是从基层岗位成长起来的优秀军官,有丰富的舰艇工作经历,航母编制等级为正师级,编制员额上千人。
航母建设承载着民族振兴的梦想,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据介绍,首批航母舰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军官达到98%以上,博士硕士也有50余人。“先进的装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辽宁舰”首任政委梅文动情地说,“我曾经接装过三型舰艇,亲眼见证了中国三代主战舰艇的发展。深知人才对驾驭新装备的重要性,我们要贯彻科技强军、人才兴军的战略思想,把这些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航空母舰作为中国海军的新增舰种,在推进海军建设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辽宁舰”舰长、政委一致表示,全舰官兵叫响了“掌握新装备、勇做开拓者”的口号,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化军魂意识,献身航母事业,在建设强大海军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林远锋是“辽宁舰”安全部门的一名士官班长,这个部门是专为舰空母舰开设的。小林每天的工作是为航母做“健康预报”:把全舰装备安全情况、当天重要作业和危险作业、危险品管理情况用量化显示出来,这对于舰艇生命力的保持至关重要。3前年,林远锋是国产新型驱逐舰——“海口舰”的一名声纳兵。在首批航母舰员的选拔中,他以一流的素质过关斩将,实现了自己的航母梦。在新的岗位,小林更加努力。“这辈子有幸干上航母,值了!”林远锋自豪地说。
与其它国家的航空母舰一样,“辽宁舰”上也出现了女舰员的身影。她们分布在舰艇的各个岗位上,通信部门话务班班长王琦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现代化餐厅、24小时热水供应,这些以前不可想象的条件在航母上都变成了现实。舰上专门开辟了女舰员生活区,这些以人为本的举措深受女舰员好评。”王琦说起航母生活绘声绘色,可一谈起工作满脸自信:“除锈、刷漆、装卸,累活、脏活,我们样样都干,从来不讲‘特殊’,我们也是航母上的‘半边天’。”
航母启航,对于负责舰载机收放的航空部门副部门长李晓勇来说,“梦想也即将启航”。学通信出身的他改行搞起了飞行保障,又从飞行部队转到了水面舰艇,每一次角色转变,他都不敢懈怠:“航空部门要面对飞机噪音、高温尾流,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但只要热爱这个岗位,以勇敢者的姿态去迎接挑战,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在航空部门全体官兵的努力下,舰载机舰上保障条件将以最高标准准备。
“辽宁舰”交付海军,只是中国海军航母事业迈出的一小步。建设强大海军,依然任重道远。“辽宁舰”官兵表示:一定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再接再厉、勇于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