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981号”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今年5月正式开钻以来,已经受了多次强台风的考验。
在中国的南海荔湾,“海洋石油981号”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今年5月正式开钻以来,已经受了多次强台风的考验。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中国海油深海油气开发"五型六船"之一,是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的需求和设计理念,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耗资60亿元,中海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中海油服租赁并运营管理。该平台采用美国F&G公司ExD系统平台设计,在此基础上优化及增强了动态定位能力,以及锚泊定位,是在考虑到南海恶劣的海况条件下设计的,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一流的技术和装备,所以它还有着“高精尖”内涵。
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深水钻井平台集世界该领域各项先进技术于一身,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立建造,需要整合国际诸多先进技术及装备才能完成。这类平台的设计建造,以往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981号”被纳入国家重点科技专项,耗资60亿元,研发及作业准备、船体建造、钻机制造、大型设备各占四分之一。
“981”的建造大大提升了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和大型海洋装备建造水平,我国已在该领域大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981”具有两项关键指标??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10000米,属于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我国突破深海钻井平台技术瓶颈的自主创新成果远远不止于“981”: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完成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今年年初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殊荣。
中船重工旗下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建造的我国第一座3050米水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早已出口美国,目前在巴西油田正常作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属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泽华表示,深海钻井平台技术瓶颈的突破给海洋装备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高价值订单纷至沓来,2011年钻井装备平均价格为3.97亿美元/座,相当于8.5艘18万吨散货船,远远高于船舶制造收益,这一态势今年仍在持续。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发现油田来自海上,预示着海工装备市场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以深海钻井平台为突破点的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黄金发展期。
“海洋石油981”的10项中国国内首次:
1、国内由中海油首次拥有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船型基本设计的知识产权,通过基础数据研究、系统集成研究、概念研究、联合设计及详细设计,使国内形成了深水半潜式平台自主设计的能力;
2、国内首次应用6套闸板及双面耐压闸板的防喷器(BOP、、防喷器声纳遥控和失效自动关闭控制系统,以及3000米水深隔水管及轻型浮力块系统,大大提高了深水水下作业安全性;
3、国内首次建造了国际一流的深水装备模型试验基地,为在国内进行深水平台自主设计、自主研发提供了试验条件;
4、国内首次完成世界顶级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三维建模、超高强度钢焊接工艺、建造精度控制和轻型材料等高端技术的应用,使国内海洋工程的建造能力一步跨进世界最先进行列;
5、国内首次成功研发液压铰链式高压水密门装置并应用在实船上,解决了传统水密门不能用于空间受限、抗压和耐火等级高、布置分散和集中遥控的难题,使国内水密门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6、国内首次应用一个半井架、BOP和采油树存放甲板两侧、隔水立管垂直存放及钻井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深水钻井效率;
7、国内首次应用了远海距离数字视频监控应急指挥系统,为应急响应和决策提供更直观的视觉依据,提高了平台的安全管理水平;
8、国内首次完成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双船级入级检验,并通过该项目使中国船级社完善了深水半潜式平台入级检验技术规范体系;
9、国内首次建立了全景仿真模拟系统,为今后平台的维护,应急预案制定、人员培训等提供了最好的直观情景与手段;
10、国内首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维护体系,为在南海进行高效安全钻井作业提供了保障。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长114米,宽8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平台正中是约56层楼高的井架。该平台自重30670吨,承重量12.5万吨,可起降“Sikorsky S-92型”直升机。作为一架兼具勘探、钻井、完井和修井等作业功能的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代表了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一流水平,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该平台总造价近60亿元。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