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访华时,习近平引用一段诗句强调韩中友谊:“挂席浮沧海,长风万里通”。该诗作者为朝鲜半岛新罗时期文人崔致远,他12岁就在家人安排下赴唐朝留学,后来考上唐朝专为留学生开放的科举考试——“宾贡进士”,并顺利踏上仕途,先后担任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吏,在唐朝学习生活长达16年。上述诗句摘自崔致远的《泛海》,是崔作为唐朝使节,衣锦还乡途中写下的诗。
精通历史的中国领导人不会不知晓此历史情节,选崔致远的这首诗送给朴槿惠,除用来强调韩中间的深厚情谊外,潜台词中不无“东亚的文明标准重新回到中国时代”的意思。
数千年来,如何面对中国并找到与之相处之道,一直是困扰我们祖宗的头等外交大事。过了100年空白期后,这个头等问题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成为足以左右我们民族未来的重要变数。比起当年崔致远生活过的时代,当今国际局势更为纷繁复杂,给我们的判断增加难度。中国会像当年的唐朝,重新成为主宰东亚文明标准的国家吗?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事实也证明,对于中国召唤“21世纪崔致远”,韩国国内相当多的人予以响应。左派人士主张韩国要积极编入由中国主导的“新中华秩序”版图,亲美的右派人士也有感于中国经济实力不容小觑,纷纷自称“亲中”、“知中”派,忙于补上汉语课。不仅如此,越来越多韩国学者更直言不讳地称,没有中国首肯,朝鲜半岛很难实现统一。随着美国在朝鲜半岛影响力逐渐变弱,最终,半岛自然而然会进入中国影响圈的范围。
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还面临的四大机遇
一、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趋势是从大国对抗为核心的传统特征向大国合作治理全球问题的未来特征转变。“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二、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虽然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但国际社会认为主要国际组织应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继续发挥而不是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三、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兵崛起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四、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二、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典论环境仍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尽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但仍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种种疑虑,充满误解和偏见,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部分学者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大国兴衰、霸权更替规律强加于中国宣扬“强国必霸”等论调,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上一些势力仍在利用民主、人权和宗教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如何消除外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挑战。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