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作为新型作战力量,是推进陆军转型的关键兵种。在我军陆航部队由辅助支援型向主战突击型力量转变的征程中,频繁闪动着第1集团军某陆航旅冲锋打头阵的身影——近5年来,他们创造了33项陆航建设第一,15项战法创新成果填补陆航作战运用空白。
近年来,随着陆航部队战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陆航部队军事训练正在由原来的技术为主向战术为主转变,作战任务由支援保障向主战突击转变,让我们“从甘当配角到敢唱主角、从支援保障到主战突击”成为了可能,此次进攻战斗演习,是我区的陆航作战模式实现新跨越的里程碑。
在信息化转型中,该陆航旅攻坚克难,首次实现与某步兵旅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协同;首次完成与海军、空军、炮兵、装甲、电子对抗等多军兵种数据联通;首部《陆航指挥信息系统组织运用标准》编撰出台……去年11月,陆航首架指挥直升机在该陆航旅投入使用。这是他们与科研单位携手攻关6年打造的全新空中指挥平台,可联通三军,集侦察、指挥诸功能于一体。旅长司启富说,指挥直升机投入使用,让部队多机种大机群作战能力实现了质的跃升。
作为全军陆航部队战法创新“试验田”,该陆航旅大胆探索出超低空火力突击、大规模机降等百余项战法,研发的陆航数字化战法模型,作战计算速度比过去提升10倍,提高了陆航联合作战效能。前不久,该陆航旅整建制紧急出动,62架直升机一次性升空战斗,反应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该陆航旅找准联合作战坐标,主动融入集团军作战体系。去年秋天,他们与集团军所属防空兵、炮兵、电子对抗、特战分队等万余官兵,在某训练基地展开实战化联合训练。据旅参谋长盛建忠介绍,近年来,他们多次参加三军重大联合演练,实现了陆航力量与诸军兵种力量的深度融合衔接。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中国军队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几次现代化战争的深入分析,认识到军用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在当今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组建陆军航空兵部队,其目的在于加强陆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形成陆军各兵种间的相互协同的强大的立体攻防体系,从旧有的以步兵为主的野战军体制转为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能适应现代战争的合成化集团军。
中国陆军航空兵自1986年10月开始筹建,1988年1月成立第一支航空兵大队以来,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发展
成为一支拥有多种机型、具备相当规模和作战能力的现代化空中突击力量。
陆航成立后,首先从空军接收了一大批装备,包括国产的直-5直-6,直-9和进口的美制S-70C“黑鹰”(24架)及法制AS-342L“小羚羊”(8架),形成了陆航的基本框架。在利用既有装备加强训练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专用机型的研制和引进,其重点放在了以直-8,直9的现有国产先进机型为原型的专用改进型号(如战术支援型),并集中力量突击“重中之重”专用(中型)武装型和轻型反坦克型。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