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争端是中国与日本争端。中国与日本是东亚地区两大强国,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他们之间的争端必然会影响到东亚局势进而作用于整个世界。
钓鱼岛争端也涉及到了美国。事实上,恰恰是美国人为制造了钓鱼岛争端。钓鱼岛问题到今天这个局面,与当年美国玩弄的招数有直接的联系。钓鱼岛最初是在甲午战争结束后依照《马关条约》条约割让出去的。由于后来中国局势的变化,钓鱼岛归还问题出现了变数。
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的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日本真的还有路可走吗?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走到了今天,不见日本有丝毫的回旋的余地,不但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反而大张旗鼓的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力度。
自从安倍上台以来,不但在中国的周边,在西方国家,在非洲等等,几乎所有中国能够到达的地方,都遭到了安倍的围追堵截。但是在安倍周游了列国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不但没有获得国际上的支持,相反却遭遇到多个国家的严重警惕。
其中,就连美国的盟友美国都对日本产生了严重的警惕,并且对美国进行非常严肃的警告,让日本不要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走的太远。由此来看,日本一厢情愿的想要回到大日本帝国的时代的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即“钓鱼屿”)。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
明朝郑若曾编著的《筹海图编》卷二《福建使往日本针路》记载,出使琉球使船须经小琉球、鸡笼山、梅花瓶、彭嘉山、钓鱼屿、黄麻屿、赤屿后才到达姑米山,因此钓鱼岛在明朝版图内,不属琉球国管辖,证明钓鱼岛在明朝归中国政府管辖。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领土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管辖。
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2012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