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出现了所谓的鹰击-18反舰导弹,安装在WS系列8x8轮运载车上,意味着这是航天科工集团的导弹产品。发射筒为菱形箱式,导弹外形无法识别,不能就此确认是新型反舰导弹或是还是长剑-10巡航导弹的改进型。
这段导弹作为巡航导弹改进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发射车外形、导弹箱式结构可以看出,最新露面的导弹系统与长剑-10存在很大的区别。长剑-10也采用8x8轮WS系列发射车,但是从车轮的间距可以发现,新的导弹要比长剑-10长许多。两种导弹有一点倒是一致的,那就是一辆发射车都是三联装。假设真的是长剑-10的改良型,那么增加长度的结果是使导弹燃料箱的体积大大增加,射程会大大提高,在增加中段GPS或者北斗卫星诱导系统的情况下,配合末段制导系统,攻击的精度会大大提高。
制导航弹通常采取电视光学制导(根据光学图像引导)、热视制导(根据可视或红外光线引导)、激光制导(根据目标反射光束引导)、惯性制导、卫星制导等方式。
制导系统通常安装在各种类型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如导弹(包括鱼雷)、航天器和无人驾驶飞机上,实现自动控制。在有人驾驶的飞机、舰船和潜艇中,也常用制导系统来协助领航员工作。在飞行器中,制导系统常常与姿态控制系统(又称自动驾驶仪)交联在一起。制导系统一般由测量装置(探测机构)、制导计算装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见图),它的工作原理是测量飞行器相对于目标或某一基准的位置和速度,按预定算法进行计算,形成制导指令,通过姿态控制系统控制飞行器,使它沿着适当的轨道飞行。
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新导弹的发射器、载运车的涂装为土灰色,通常岸对舰型导弹的涂装是海洋色彩,类似2009年在阅兵式上亮相的鹰击-62。从这一点判断,新导弹更有可能是装备二炮基地的改良型巡航导弹。如果长剑-10实现了1000-1500公里射程的话,加长型的新导弹射程可能达到2000公里。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巡航导弹,都不排除多用途的可能性,即极有可能实施对地攻击,还有可能实施反舰攻击,但是超过500公里射程的反舰导弹通常很难开发,美军就放弃了一度考虑用于反舰的战斧型巡航导弹。主要是无法解决如何对移动性的海上目标实施跟踪的问题。超远程巡航导弹的射速多数是亚音速的。
关于鹰击-18反舰导弹,一则来自官方的新闻使本刊有理由相信中国已经克隆了俱乐部系列多用途反舰导弹。2013年4月份的官方报导介绍了一种新型反舰导弹设计师的活动,声称一种新型的反舰导弹已经定型,它实现了“水下发射、亚音速、超音速结合、系列化”的特点。
从长度上看,在网络上发现的中国新型导弹长度倒是至少在8米以上级别。假设这种新型导弹是俱乐部-S/K的克隆版的话,有可能发展类似3M-54E、3M-14E那样的反舰、对陆多用途型号,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多用途巡航导弹。
下一阶段,还可能在中国的水面舰上出现类似的俱乐部系列舰对舰导弹。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作战时,中国版的俱乐部发射出水之后可以率先由“北斗”卫星实施中段+惯性诱导,末段采用主动雷达诱导。射程也会超过300公里。根据一系列的观察,中国人还迟早会克隆出完全超音速飞行的宝石多用途导弹。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巡航导弹是导弹的一种。即主要以巡航[2]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状态指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它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
战斧巡航导弹(Tomahawk cruise missile)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能够自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1970年由通用动力公司推出,1972年开始研制,1976年首次试飞,1983年装备部队。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具有低空飞行、命中率高等特点。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