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中国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内外兼修,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事业打开了新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在外交上的新动向令人关注。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从王外长回答记者问题来看,2014年中国外交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立足发展中国家。
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时,王毅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在同发展中国家打交道的时候,要坚持道义为先,更好地重视和照顾他们的需求。这传承了我们中国对外交往的优秀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面重要的旗帜。对于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王毅说道,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话,我想最贴切的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年中拉关系又面临“更上一层楼”的历史机遇。对于中非关系,王毅指出,中非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首先,中非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其次,中非是平等合作的好伙伴;此外,中非还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在中国对非合作上,中国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干涉内政。
二、周边外交和大国关系并重。
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深化同各大国战略对话与务实合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去年中国首次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明确周边是中国外交的首要,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睦邻外交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互利双赢的重大合作倡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周边外交关系上,王毅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为了进一步展示中国对邻国的诚意和善意,愿意同周边国家一道打造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周边睦邻政策的新发展,也展现了中国开放和包容的胸襟。
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王毅提出处理大国关系的新思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打破大国之间往往冲突、对抗这一历史宿命,走出一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的当代新路。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双方高度信任,相互坚定支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元首间建立起的深厚友谊,对中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今年的中俄关系,就是要使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战略合作,在这个基础上有几件重要的任务要落实。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王毅认为,中美关系极为重要,也极其复杂,中美合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分歧。35年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相互尊重。中国愿意同美国一起来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坚持在这一地区实现良性互动。
三、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如今,全球各地都有中国的国家利益存在,几乎每一次灾难、冲突、抗议,都或多或少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企业更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对于政府而言,如果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护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利益,是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针对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王毅强调,朝鲜半岛就在中国的家门口。在半岛问题上,我们始终有一条“红线”,就是绝不允许生战生乱。这也完全符合半岛南北双方,以及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如何来处理当前的半岛问题?如果要打一个比喻的话,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爬坡、过坎、走正道”。首先要爬无核化这个坡,其次要迈过缺乏互信这道坎,再有就是要走对话解决这条正道。
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
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并列,是一次提升,把维护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写入报告,说明中国在成长为全球性大国的过程中,政府的外交理念得到了提升。如今,全球各地都有中国的国家利益存在,几乎每一次灾难、冲突、抗议,都或多或少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企业更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对于政府而言,如果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护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利益,是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王毅强调指出,对于同一些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议,中国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妥善处理。中国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全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大力提高领事保护与服务的水平。
五、提出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提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一方面是体现对日本的鲜明态度,表明中国人在原则面前、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正义,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说给美国听,希望中美继并肩反法西斯之后,继续并肩维护二战的成果。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及中日关系表示,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基本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王毅说,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今天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要向世人展示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外交是一个国家、城市或组织等在国际关系上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建立能够满足彼此需求的关系。如互派使节、进行谈判、会谈。一般来说外交是国家之间通过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经济、贸易或战争等问题进行协商的过程体系。一般来说国际条约首先是由外交官协商而成,然后由国家的政治家批准签署生效的。国家、国际间的外交为邦交或国交,城市、城际间的外交为友好城市。
外交的目的,在促进国家的利益,这些利益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安全为第一要务。另外保持国家最大范围的自由行动,亦属重要任务。再来,外交所寻求的,是不用武力和不引起仇恨而达到追求最大国家利益的使命,使用的武器为语言,而且主要以维持和平为主要之务。外交的最大功能在“不以暴力为手段来达成协议”。
外交与“外交政策”不同,“外交政策”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采取主导性的行为,以达到其利益的追求。通常所谓“弱国无外交”,指弱国不易执行积极的和主动的外交政策以争取其最大的国家利益或达成其目标。外交与涉外或对外关系亦不相同。外交指不同的国家政府与政府间的官方关系,而涉外关系则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包括经贸、文教等等。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