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泰国陆军修改了从中国进口WS系列火箭炮的计划,泰国陆军计划引进两款WS系列火箭炮,分别是射程180公里的WS-1B,泰方名称DTI-1,和射程150公里加装GPS制导系统的WS-32,泰方名称DTI-1G。
泰国陆军目前只希望转给2套WS-1B,因为这种射程180公里的火箭炮命中误差接近2%,其中一套WS-1B在泰国组装。接下来,在2014年将组装第一门DTI-1G(WS-32),加装GPS引导系统之后,中方生产WS-32的打击精度提高到了50米。泰方考虑使用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民用版的北斗已经进入了泰国市场,中泰双方已经签署了使用北斗系统的合作协议。
泰国陆军修改了进口WS-32/DTI-1火箭炮的计划。原先泰国陆军计划在泰国生产6部发射器,目前数量降为3部。泰国DTI生产联合体自己开发了射程40公里的122毫米DTI-2火箭炮,目前技术十分成功。
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向老挝出售WS-1系列火箭炮,并且很快将签署协议。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1A已经结束任务),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中国以后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生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而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服务功能将收费,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2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北斗当年论证的时候,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出了论证报告就谈这个问题的,北斗系统将成为一个生命线工程,就和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一些工程,比如说大地震,地震后我们所有的有线系统都可能失去功能,而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卫星监视系统既可以有及时的位置报告,又可通信,比如说海啸,实际上是由地震引起的,北斗去做救援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及时地发送位置和与位置有关的相关信息,我们可把信息发送给有关部门。价格问题,随着用户业务的开展,成本一定会降下来。所以说"北斗"是平民化的。
北斗一号的潜力所在,主要在定位通信综合领域上,对这种综合功能有需求的领域都会得到充分的应用,仅有定位需要的客户,对北斗的需要不迫切。但是对于既需要位置又需要把位置传递出去的用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非常有用的。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