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兵器信息-WAS110.COM-兵器情报装备网,军火资料门户站,军火兵器,军事动态,军事科普,兵器资料,宇宙图文,军事资料,军备资料,国家概况,兵器图文
  • 中国东风-15C(DF15C)钻地弹同时也是战术地地导弹,地下掩体粉碎武器

    阅读:3280 次 情报作者:兵器情报装备网 更新时间:2014-04-22

      4月22日报,中国的新型武器一直受到西方媒体的特别关注,中国军事媒体和军事杂志曝光了我军第二炮兵部队装备的东风15C战术地地导弹。这种导弹是东风15系列的最新型号,最早曝光是在2007年左右,一些消息人士指出,该型导弹采用末段雷达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射程和得到提高,大致估计在700千米左右,导弹的精度成倍提高,CEP值在15至20米之间。(环球网军事特约评论员:雷泽 鸣谢《兵器知识》杂志)

      东风15C的最大特别之处是该型导弹的战斗部,这是一个成拉长圆柱体的侵彻战斗部,这个战斗部长约2至2.5米,是目前已知我军导弹中最大的,这种侵彻战斗部主要用于对敌方掩体、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永久工事、地下设施和地下指挥中心进行钻地打击。也就是俗称的所谓“钻地弹”。

      钻地弹是专门用来对付地下掩体的炸弹。它由载体、侵彻部两大部分组成,载体可以是巡航导弹、也可以是火箭弹、弹道导弹或者普通的自由落体炸弹。中国首次曝光的这种钻地弹可以对中国周边700千米内的目标实施精确钻地打击,其心理威慑作用十分明显。700千米左右的射击距离,意味着日本占领的冲绳地区,九州岛、印度首都新德里、越南北部和台湾都在其射程范围内,这些地区的飞机加固掩体、地下指挥中心和地下掩体都将暴露在我军二炮钻地导弹的杀伤下。

      钻地弹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一些国家在军事上的需求,完成普通炸弹无法完成的任务。美国是最先研制钻地弹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美军在战场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摧毁敌人的地下工厂或实验室,但却不想对地面目标造成过大的破坏。由于用普通炸弹难以实现这样的需求,所以,专家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能够钻地的弹头。

      以典型的目标,位于台湾玉山山脉地下的台军地下指挥所为例,我军可以通过DF-15C导弹对台军的指挥中枢实施点穴打击,一举摧毁台军的“大脑”,瘫痪台军的指挥。这是对台独的巨大心理震撼。

       我国装备的DF-15C导弹与图中的DF-15B有明显不同,这让人们可以很容易就分辨出他们的不同。DF-15C的弹头长度远大于DF-15B,让DF-15C看起来很奇特。

      钻地弹是人们对打击地下掩体等坚固目标的炸弹的通称,通常指的是打击地下坚固目标的侵彻(Penetrator)战斗部的炸弹,由于导弹和制导炸弹的发展,使用侵彻弹头的导弹和制导炸弹也被人们统称为钻地弹。最简单的钻地弹头由侵彻弹头、引信和高爆炸药组成,采用大长径比的外形设计。

      美军装备的威力最大、侵彻能力最强的钻地弹则要数MOP炸弹。MOP是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巨型侵彻武器)的缩写,在侵彻能力上强于以往的任何一种钻地弹,是美国针对原有钻地弹侵彻能力不足而专门研制的。MOP钻地弹编号为GBU-57/B,最早是美军针对GBU-28掩体杀手侵彻能力不足而提出的大质量钻地炸弹,初步方案质量为20000磅(9072千克),使用JDAM系列灵巧炸弹上成熟的GPS/INS制导套件,新研制了针对加固目标的高性能智能引信。

      有这个概念项目出发美军提出研制30000磅质量的巨型钻地弹,但由于技术障碍和预算的不足暂时停止了研究。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核实战果,认为原有的GBU-28钻地弹对于伊拉克加固的深层地下工事打击能力有限,与此同时伊朗不断建设地下核设施,美军受此刺激再次提出了研制巨型钻地弹的建议,2004年巨型钻地弹项目授予波音公司的鬼怪工厂(Phantom Works),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研制工作。

      钻地弹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巡航导弹弹体、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等,其运载功能是使侵彻战斗部在末段达到足够的速度。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引信通常为延时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大长径比,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其直径一般不超过50厘米。此外,为进行精确打击,弹上还装有控制、导引机构。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美国国防部欲通过国会恢复对“强力钻地核弹”项目的拨款计划日前得以进一步推进,据称,重启该计划旨在增强未来对深藏于地下敌方目标的打击能力。国外有关专家指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钻地弹与地下防御技术犹如新的“矛”与“盾”,随着它们之间攻与防对抗大战的愈演愈烈,必将推动信息化战争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拓展,并会像未来太空、海洋深处以及电磁和网络等战略新高地拓展一样,形成新的趋势。

      从动力学中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受速度的影响特别大。具有一定质量的两个物体,只要具有较大的相对速度,碰撞时就会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如果相撞的两个物体没有足够强度的外壳支撑,它们就会因承受不住这一外力而变形、毁坏。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保护物体内部结构在碰撞过程中免遭破坏,那么,这个物体就不会被损坏,就可能对另一物体产生强大的挤压力而钻进被撞物体内部。

      钻地弹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钻进地下深处的。钻地弹的钻地深度与其重量、头部的形状、撞击目标的角度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钻地弹的壳体一般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在壳体的内外表面还要敷上防热层。这样,当高速运动的钻地弹到达地面时,其壳体就不会被撞裂,钻地弹就会依靠自身巨大的动能,顺着尖锐的弹头方向继续向下钻去。

    中国东风-15C(DF15C)钻地弹同时也是战术地地导弹,地下掩体粉碎武器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

    更新时间:2014-04-22 08:22
  • EMail:LNDDYGYA3@TOM.COM 腾讯QQ:
    Powered by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码:[] Copyright 2008-2025 YGYCLOU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