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2016年的国防支出为1917亿美元,并预测到2020年时达到2330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一倍,将超过所有西欧国家国防支出的总和。中国国防预算到2025年将超过除美国之外所有亚太国家总和。客观说来,中国的国防预算和有效国防实力都未让美国感受到真正的“威胁”。从特朗普近期几次戳“一个中国”政策的表现看,美方对中国仍充满战略傲慢,而这种傲慢的来源最大的一部分来自美国对华军事优势。
西方国家对中国国防预算的评估往往高于中国公布的数字,中国2016年官方公布的9540亿元人民币,合1460亿美元。对于西方夸大中国国防预算数字,北京通常很不高兴,将这归入西方舆论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表现。2016年美国的国防支出为6220亿美元,英国以538亿美元排第三,印度位列第四,为507亿美元。此外,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分别以487亿美元和484亿美元排在第五和第六位。日本今年国防支出是417亿美元,排名第八。
中国军费数量在往上走,但是我们的军备存量太少了。日本的军费虽然已比中国差了一个级别,但是中国军力对日形成绝对优势尚需时日。加上有美日同盟做依靠,东京在东海方向的对华军事挑衅频频发生,东海发生擦枪走火的风险已经相当现实。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被美国“盯上了”,视为最大潜在战略对手。美国正在将大部分军备调往亚太方向,通过压力胁迫中国让步,这种思维已在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中打下深刻烙印。
美对华施压的底牌是军事实力,它不断通过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等行动向中国炫耀肌肉。特朗普想要中国在经贸上对美让步割肉,却一竿子打向“一个中国”政策,实际上还是恫吓中国,话没说却握着军事牌要来“抠底”。中美这样的大国轻易不能打仗,一方形成战略决心后,都要试图“不战而屈人”。威慑力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正在成长为地缘政治巨人,但当我们站起来时,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敲诈和威胁时,军力仍是一块短板。补足这块短板毫无疑问是未来一段时间几项最紧迫的工作之一。要夯实威慑力,转化率最高的是增加战略核力量。中国的核武库是安理会五常中相对小的,这已经严重不适应我们所处的“世界第二”这一特殊位置了。中国的传统思维是核武器“够用”就行了,但什么叫“够用”?随着中国战略风险的增加,这个概念也是变化的。
冷战时期,中国不是顶级大国博弈的主角,当时有核无核对中国就不一样。比如现在的英法,它们有一点核武器的确“就够了”。而如今中国已经被迫卷进大国博弈的风暴眼,这时中国光有“最低限度”的核反击力就远远不够了。
任何对中美冲突的推演都会把两国的核底牌最终纳入进去,中国是积极防御的国家,我们没想当世界霸主,不会去另一个半球与美国较量,因此我们的海空军规模的确没必要“与美国比”。但是在核力量上,中国必须“同美国比”,当然不是比绝对的核弹头数量,但一定要比质量,比有效的战略核威慑力。
换句话说,中国需要逐渐做到我们的核威慑力与美国“同样强大”,美方针对中国的核威慑优势应当降为零。只要美国对华有一定比例的核优势,还不需说压倒性的核优势,我们就会时不时听到某位美国当选总统或者鹰派精英对中国说没有规矩的放肆语言,美国军舰就会自信地来中国周边挑衅。尽管这些言行未必每一次都会与美国的核优势有意识地挂上钩,但核优势对美方“底气”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们有时是潜移默化的。
中国战略界千万不可犯幼稚病,不可认为中国的核弹头不算少,现阶段够用了,这方面我们真的差得很远。我们敢肯定,假如现在中国核弹头数量是上千级别的,刚刚胜选的特朗普决不会把美国有何必要被“一个中国”政策束缚这样的奇怪念头随便抛向世界舆论。
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但是中国核力量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的情况恰恰可能是国际战略失衡发作的诱因。所以,中国一定要加快东风-41的列装,最终实现战略核潜艇的长期战备值班。这一切将夯实中国社会安心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且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东风-41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从而实现了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该技术并非是简单地在一枚导弹上装载多枚分弹头,而是让每个分弹头都有独立的飞行弹道,可调整轨迹攻击不同目标。这样每枚反导拦截导弹最多只能摧毁一个分弹头。让反导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东风-41可携带6~10枚分导式核弹头,这将严重动摇各国反导系统的可靠性。
中国提升核导弹实力与美国的反导计划有关,实属迫不得已,美国已经研制和装备了陆基中段拦截系统,THAA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音译“萨德”)、“爱国者”末段反导系统,海基“标准-3”反导系统等,组成战区和国土防御结合、陆基海基结合的多层反导网络,让中俄核威慑力遭遇巨大挑战。
东风-41是东风-31弹道导弹的一种发展改进型。东风-41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使它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点。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5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东风-41弹道导弹(中国代号:DF-41,北约代号:CSS-X-10),是目前中国军方对外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的最先进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同时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