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昨天早晨9时17分,日本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利用H2A型34号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引路”2号导航卫星。该系列卫星能大幅提高智能手机、汽车导航仪等使用的定位系统的精度。
“引路”系列卫星与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样能为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提供定位信息。卫星运行在特殊的轨道上,每颗卫星每天都会在日本附近上空停留8个小时左右。日本7年前曾试验性地发射了一颗“引路”卫星,今年计划发射3颗。如果全部发射成功的话,就可以保证日本附近上空始终有1颗或超过1颗的“引路”卫星运行,从而为明年春季以后正式开始提供有关服务奠定基础。
美国的GPS卫星定位误差为10米左右,而如果综合运用GPS卫星和“引路”系列卫星,则可将定位误差缩小至几厘米,大幅提高定位精度。为此,“引路”系列卫星有望促进新技术开发,为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农业设备和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推动无人机运输的普及、提高行人导航系统的性能等。
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
人类是怎么知道这种物理现象的呢?1958年初,美国科学家在跟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无意中发现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有多普勒效应,即卫星飞近地面接收机时,收到的无线电信号频率逐渐升高;卫星远离后,频率就变低。这一有趣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新纪元。卫星定位导航,是由地面物体通过无线电信号沟通自己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再用距离变化率计算出自己在地球或空间的位置,进而确定自己的航向。
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导航。这种导航方法的优点主要是:可以为全球船舶、飞机等指明方向,导航范围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可全天候导航,在任何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昼夜均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为船舶指明航向;导航精度远比磁罗盘高,误差只有几十米;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不必使用任何地图即可直接读出经、纬度;导航设备小,很适宜在舰船上安装使用。于是,卫星导航系统应运而生了。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导航卫星(navigation satellite):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导航卫星装有专用的无线电导航设备,用户接收导航卫星发来的无线电导航信号,通过时间测距或多普勒测速分别获得用户相对于卫星的距离或距离变化率等导航参数,并根据卫星发送的时间、轨道参数,求出在定位瞬间卫星的实时位置坐标,从而定出用户的地理位置坐标(二维或三维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由数颗导航卫星构成导航卫星网(导航星座),具有全球和近地空间的立体覆盖能力,实现全球无线电导航。导航卫星按是否接收用户信号分为主动式导航卫星和被动式导航卫星;按导航方法分为多普勒测速导航卫星和时差测距导航卫星;按轨道分为低轨道导航卫星、中高轨道导航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导航卫星。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