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近日,阿尔及利亚军队总参谋长艾哈迈德少将视察了新购入的中国SR5模块化火箭炮发射演练,场面火爆,多辆火箭炮发射车猛烈开火,犹如“钢雨”一般撒向目标阵地。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通过北方工业公司向外出口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很多系统和设备都在国外战场上得到了验证,反馈国内装备研制。
阿尔及利亚成为第三个采用中国SR5模块化火箭炮的国家,此前委内瑞拉和巴林已经购买了相当数量的SR5,使这种先进火箭炮在世界范围打响了品牌。这种火箭炮安装在中国Taian TA5310(6х6)卡车上,搭载有一套模块化的集装箱火箭发射器,可以快速装填2套不同的火箭弹。
包括6联装的220毫米火箭弹和20联装的122毫米火箭弹。发射器和装填系统合为一体,类似于美国的M270 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220毫米火箭射程高达60公里,122毫米火箭弹则射程40公里,都能够采用卫星惯性制导或激光半主动制导,射击精度非常高。
按照有些国家的出口原则,一般用于出口的是自用型的猴版,也就是说是简配版。但中国出口产品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很多最新的科技和技术都用于出口产品上,等国外用户应用成熟了,再出口转内销进入我军序列。比如大家熟悉的96式主战坦克就是在为巴基斯坦专门研制的85-IIA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再比如我们自行155毫米榴弹炮也是最开始出现在为科威特出口的PLZ-45型自行榴弹炮上。
目前,SR5火箭炮并没有装备我军部队,笔者估计可能是其使用的220毫米火箭弹并不属于我军制式装备。而我军自己使用的新型火箭炮虽然号称模块化,但也只是装填上实现了有限的模块化,仍然采用122毫米火箭弹,在打击精度、射程、火力威力等方面都不如SR5火箭炮。
与美俄等传统陆军强国相比,中国火箭炮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即在获得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技术之后,仍旧大力发展中小口径的中近程火箭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短程弹道导弹技术一直不成熟。因此,火箭炮在陆军作战时的炮火准备和火力压制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冷战后,世界各国陆军越来越重视使用火箭炮执行400千米范围内的所有打击任务。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火箭炮获得了意外的成功。SR-5型火箭炮可视为中国火箭炮发展思想的缩影。
在研发SR-5型火箭炮时,中国不但没有像美国那样将发射短程弹道导弹的非火箭炮职能整合进来,反而将300毫米大口径发射筒和122毫米中口径发射筒整合到了一起。这使得该型火箭炮的战术属性更加显著,战术打击效果更加全面,进而确保中国陆军能在任何规模和任何形式的作战环境中,获得更加灵活有效的打击能力。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世界火箭炮市场的需求方向,一方面需要122毫米口径火箭炮完成一般的战场打击任务,而原有的发射平台与引导装置大多已经老旧,需要更新;另一方面,鉴于不稳定的地区因素,几乎所有国家都希望获得一定的远程战术打击能力,射程超过100千米的远程火箭炮因此成为最佳选择。面对这两种需求,美俄等传统陆军强国的做法是分别提供两套装备以满足各自需求。而SR-5型火箭炮的出现则向世界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即如果采购这种中国研发的火箭炮,只需要花一份钱,即可同时有效满足两方面的作战需求。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中国SR-5型火箭炮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在定型阶段即可有效整合122毫米口径与300毫米口径两种火箭弹,并且通过一个可伸缩吊架具备自行再装填弹药功能。因此,SR-5型火箭炮具有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打击能力。中国的SR-5型火箭炮代表了当前世界火箭炮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