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兵器信息-WAS110.COM-兵器情报装备网,军火资料门户站,军火兵器,军事动态,军事科普,兵器资料,宇宙图文,军事资料,军备资料,国家概况,兵器图文
  • 美火力侦察兵无人机频繁出事因技术缺陷

    阅读:2942 次 情报作者:兵器情报装备网 更新时间:2012-06-11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

      最近,美军无人机接连上演《黑鹰坠落》续集。海军MQ-8B“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战术无人直升机的连续坠落事故,让美军无人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美无人机频繁折翼究竟为哪般?让我们一起解读“火力侦察兵”的“病历”。

      经历坎坷,诞生一波三折

      处在风口浪尖的“火力侦察兵”系列战术无人机可以称得上是美军兵器史上的一个传奇。从立项、研发直到最后列装,其丰富多彩的经历如同过山车一般,简直可以拍成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片。

      该需求首先由海军提出,却由陆军最先列装。中间由于预算、性能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海军曾一度打算放弃该项目,研发进度几近停滞不前。就在承包商、著名军火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一筹莫展之际,美国陆军却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许是出于别人动了自己“奶酪”的酸溜溜心理,美国海军重新回心转意,继续资助诺·格公司的研制工作。

      先天不足,技术存在缺陷  经过几次实战检验,表现出色的“火力侦察兵”陆续暴露出了一些技术与设计上的不足。

      首先是存在技术缺陷。由于“火力侦察兵”是各种高精尖技术的综合集成,因此,一旦某个系统甚至哪怕一个微小的元器件出现故障都有可能造成整机的崩盘。“辛普森”号上的无人机故障,就是因为“通用自动回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引起的。此前,在“麦金纳”号导弹护卫舰上,该无人机也曾发生过由于“内嵌电源检测系统”故障,导致数据链丢失,不得不中断任务的先例。  其次是性能不稳定。“火力侦察兵”在验收的时候发挥出色,各项指标堪称优秀。但是去年在“哈里波顿”号护卫舰上部署时,表现却时好时坏。

      再次是操作程序繁琐、界面不友好,不便于应用。

      此前,美军高层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抱怨“火力侦察兵”操作太复杂,他认为“操作无人机要像‘放风筝’一样简单”。但是很显然,“火力侦察兵”这个大“风筝”远没有那么好放。

      后天失调,人为配备不当

      此次“辛普森”号事故,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前两次舰载任务中,都是由专为“火力侦察兵”配备的现役军官操控,现役士兵及技工进行维护保障。然而,此次任务,为“火力侦察兵”配备的却是HSL-60飞行中队。这是一支只有3名现役人员,其余全为预备役的直升机反潜中队,多数成员只有H-60“海鹰”直升机的飞行背景,上船前仅接受过几天的“火力侦察兵”操作培训,可算是名符其实的新手。难怪一遇到复杂情况,就采用“先扔到海里,然后再捞”这一“非常规”操作流程。

      除了人员配备不当之外,此次航行还进行了如何与未知水面舰船进行联络,如何回应外界讯息,以及近海情报、侦察、监视能力等一系列测试,旨在检验无人机自主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美军的初衷是好的,但有点操之过急了。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摔跟斗是难免的。

      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复杂环境

      “火力侦察兵”还有一个弱点——对飞行条件要求苛刻,难以适应复杂及恶劣作战环境。这也是目前各国无人机共同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

      无论是阿富汗坠机事故还是“辛普森”号着陆故障,都有天气不佳、地形复杂的因素。尤其是舰上着陆,对无人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非常高,既要考虑船前进速度,又要考虑甲板前后、左右、上下颠簸,一切数据都需经过复杂计算。差之毫厘,就会造成惨剧。

    美火力侦察兵无人机频繁出事因技术缺陷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

    更新时间:2012-06-11 17:10
  • EMail:LNDDYGYA3@TOM.COM 腾讯QQ:
    Powered by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码:[] Copyright 2008-2025 YGYCLOU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