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1月2日报,俄乌冲突让一批新式武器成为交点,俄罗斯的“柳叶刀”巡飞弹就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实战记录表明,这款成本低廉的自杀式无人机能消灭坦克、大炮甚至飞机。“柳叶刀”于2019年亮相,号称俄罗斯首款专用巡飞弹。“柳叶刀”2021年在叙利亚参与过实战,2022年夏季在俄乌冲突中现身。
“柳叶刀”借助弹射轨道起飞后,将视频传给操作员,后者遥控巡飞弹飞向作战区域,目视确认目标后发动攻击。早期,“柳叶刀”的攻击对象基本是固定目标,后来出现了一些针对移动车辆的战例,表明俄军的战术思路有所调整,操作员的技能也在提高。
“柳叶刀”速度较慢,比常规导弹更容易被拦截。乌军每天都会击落几架“柳叶刀”。就目标类型而言,在大约25%的案例中,“柳叶刀”袭击的是乌克兰的坦克和装甲车,其中包括德国提供的“豹”-2主战坦克。这些坦克在被巡飞弹击中前就已经受损,最新锐的重型装甲车辆同样会成为巡飞弹的猎物。
巡飞弹的总体设计主要是弹体外形结构的优化设计、弹体功能模块的优化匹配。弹体设计要综合考虑空气动力学和隐身性能,包括弹体形状、材料以及涂层等。弹药功能模块的匹配,要综合考虑制导控制、动力、有效载荷等各部分的尺寸、重量等。
多模式战斗部是指根据目标类型而自动选择不同作用模式的战斗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最佳的起爆方式、达成最大的战果。多采用平盘状药形罩的多模式爆炸成型战斗部,该种战斗部可以采用多种作战模式:如形成分段/长杆式射流,用于侵彻重型装甲,形成爆炸成型弹丸(EFP),用于对付装甲车辆薄弱的顶部装甲,形成破片,杀伤人员及无装甲目标。如LAM巡飞攻击弹药、“洛卡斯”巡飞子弹药等都采用了多模式战斗部。
受“柳叶刀”威胁最严重的,是包括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在内的乌克兰炮兵。“柳叶刀”已经成为俄军最倚重的反炮兵手段之一,相对较远的航程和在特定区域长时间徘徊以寻找隐蔽目标的能力是其最大优势。此外,“柳叶刀”的操作员通常处在安全位置,不会像在炮兵对射的场合那样遭到对手火力报复。
巡飞弹射程远、功能多,在执行侦察、定位、指示、信息中继、毁伤评估等任务时空中待机时间长。若能在战场中使用,必将大大提高武器系统(尤其是炮兵武器)的作用和地位,提高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打击能力和精度,减少不必要的后勤负担。此外,作战部队在各种作战态势下的能力可得到扩展,在各个作战阶段都能提供持续不断的火力支援,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巡飞弹绝大部分是作为一次性低成本武器来研发的,价格是决定其使用场景的核心要素之一。如美国最初研发的广域监视炮弹(WASP)价格定为1万美元左右;英国“火力阴影”巡飞弹的价格约为10万美元。即便是自杀式无人机,由于需要独立的后勤保障。如美国1套“大乌鸦”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价格约20万美元,包括3架无人机、1个手持地面控制站和1个遥控视频终端,如果包括后续的作战及维修费用,其价格不菲。RQ-7无人机每套系统包括4架无人机和1个地面控制站,价格约1000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限制俄军巡飞弹进一步扩大战果的主要因素是弹药储备量。乌克兰军队也在想方设法削减俄军巡飞弹的作战效能,乌军炮兵采用防护网阻止“柳叶刀”直接命中目标,还引入了电子干扰措施,但效果不明。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对“哈比”巡飞弹进行改造升级,加装了电光传感器,改进了机翼设计,并增加了“人在回路”的攻击监控系统,展现出不俗的性能优势。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巡飞弹是一种可在目标区域上空进行巡弋飞行、执行作战命令的精确弹药,也是无人机技术和弹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主要承担战场侦察、目标指示、精确打击、毁伤评估、通信中继、电子对抗、空中警戒和特殊载荷投送等作战任务,过去常常被称为“自杀无人机”。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