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2月15日报,近日福建舰的飞行甲板上现已出现一架舰载机,这架飞机显然是一架外倾的双垂尾飞机,意味着它很可能是歼35隐形舰载机。新的照片显示这架飞机实际上是歼35,而不是先前所认为的歼15B。
虽然它拥有与实际机型相同的外形、重量、尺寸和折叠机翼,甚至还具备弹舱,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舰载机。在实际的舰载机上舰之前,通常会先通过甲板上的全尺寸模型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较为成熟的歼15首先出现在福建舰的甲板上是情理之中的,因此歼35居然先于歼15出现,确实令人惊讶。
歼-15B与歼-15在尺寸和重量上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基本上可以直接应用到福建舰上。歼-35不同,它是一款全新的机型,所有工作都需要从零开始。全尺寸模型的测试需要更多时间,为了赶上福建舰的时间节点,必须尽早展开相关工作。工作主要是收集歼-35实际机载甲板调度所需的数据。因为福建舰搭载的舰载机型多样,包括歼-35、空警600、歼-15B、直-20,甚至还有无人机,相比辽宁舰和山东舰更加丰富。
歼-35在研发过程中,发动机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改动,初期歼-35机型选用安装的发动机型号是俄罗斯研究生产的RO-93涡扇发动机,此发动机推力功能达不到歼-35战斗机初始设计标准,因而降低了歼-35的作战能力。从而,我国加大的国产发动机的积极自主研发,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将歼-35战斗机身上的俄罗斯RO-93涡扇发动机换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9系列发动机,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西方航发技术封锁下,实现了重大突破。
另外就是甲板调度也更加复杂,需要经过长期的测试和使用才能制定出一套成熟完善的甲板调度规范或条例。全尺寸模型测试完成后,就可以在福建舰的飞行甲板上划线,为真实舰载机的上舰做准备。此外,通过歼-35的全尺寸模型还可以检查升降机、牵引车等相关设备是否能顺利运作。尤其是对于五代舰载机,对牵引车的操作要求很高。
在有限的空间内,飞行甲板和机库中停放密集的舰载机本身就很困难,牵引车驾驶员必须根据“黄马甲”舰载机引导员的手势精确驾驶,才能将战斗机安全拖入停机位、升降机或机库中。牵引歼-35最大的挑战在于它是一种表面喷涂吸波材料的隐形舰载机。这就意味着,任何的剐蹭、碰撞等意外,都有可能对歼-35机体表面的吸波涂料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其隐身性能。
因此,福建舰的甲板牵引车司机们需要接受充分的训练,通过操纵歼35的全尺寸模型来获取更高级别的“驾驶证”。通过这种模型,其不仅可以测试装弹车,因为歼35主要通过弹舱携带导弹,这与之前歼15在翼下挂载武器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由于挂载点距离地面更低,挂载期间还涉及弹舱的开启和关闭,需要更高的飞行员配合,难度大得多。因此,尽早展开这方面的训练也变得非常必要。
早前最新的两架原型机是歼-35海军舰载型,歼35作为中国第五代隐身战机,预计将在中国配备弹射器的新型航空母舰上服役。在此之前,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确实完成了两架陆基原型机,称为FC-31(也称为歼-31),显然主要用于出口。然而,新的照片引发了传言,称中国可能仍在研制该机的陆基型号,目标很可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PLAAF)和海外用户。
美国的F-35“闪电II”与中国的FC-31/歼-35之间存在这种相似之处也不是第一次,毕竟此前也有研究过歼-35舰载型采用的一些改进,与美国海军F-35C的某些设计相近。值得注意的是,歼-35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座舱盖和驾驶舱设计,没有后方视野,与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非常相似,歼-35还配备了加强型起落架。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歼-35战斗机是一款具备先进技术和高性能的新型隐身舰载机,它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和超高的续航能力,并采用了国际上领先的全向可控推力矢量发动机和高超声速巡航技术,使其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远距离打击等多种先进作战能力。同时,还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任务计划设备,从而提高了歼-35作战攻击时的精确度和效率。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