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2013年,周边海洋争端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且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涉钓鱼岛的国防授权法案,日本驻外机构公开刊文挑战中国主权,菲律宾媒体指责中国南海防御演练……。这一切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基于2013年东亚地区海洋问题的三大背景,即中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国际海洋争端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以及美国“西软东硬”调整“重返亚太战略”。
基于这几个地区背景,中国周边海洋形势将在新的一年里更加趋于复杂化,将有三只手不断地搅动海洋争端。
第一只手来自日本。
自民党政府上台后,日本方面并没有抓住中日关系缓和的时机,借此修正“国有化”的严重错误,反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旧瓶装旧酒,依然以前任民主党政府的相关政策作为其行为的基础。日本为了摆脱其目前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正在逐步推行“北攻南守”的策略,在东海北部海域将争端“扩大化”,加强对其单方面声称的“东海中间线”的维护,企图通过否定我国冲绳海槽划界主张来转移我方注意力;在东海南部将钓鱼岛争端“升级化”,不断派出军机对抗我无武装的海监飞机,企图将我国海域和空域的执法力量错开,借此推动其海上保安厅自卫队化、自卫队国防军化。
第二只手来自菲律宾、越南。
菲越两国目前正针对南海问题悄无声息地推行“两个国际化”策略。
一是在东盟区域内的“国际化”。菲越两国率先进行南海问题的“意见合流”,两国互相认可对方对于南海无争议海域(即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主张,并在渔业“合作”方面达成高度一致。
二是拉拢域外大国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除去菲律宾的传统盟友美国外,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也纷纷加深了对南海争端的“介入程度”,这与越菲两国近来大大降低南海“合作”门槛有重要关系。
第三只手来自美国、印度等域外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的任期内,将对其“重返亚太战略”做出调整,针对中国周边海洋争端执行“西软东硬”方针。所谓“西软”,是指美国将在南海争端中退居“二线”,鼓动菲律宾、越南等国挑起争端,美方“从旁策应”。所谓“东硬”,是指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将更加强调美日军事同盟的“基础性作用”,在美国亚太防务圈中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印度则进一步推行其“东进”南海的战略,一方面试图减轻其在陆地边界争端中的压力,另一方面则通过给中国制造“马六甲困局”来应对其臆造的“霍尔木兹困局”。
我国主张“和平解决”海域划界争端
长期以来,我国顺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潮流,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友好协商,推动与周边海上邻国逐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和海域划界问题,倡导在争议海域的共同开发和合作,同时对有关国家侵害我国岛屿主权和有关海洋权益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交涉和斗争。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较普遍。我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今年的海洋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这是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
近来,我国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的举动也同这一特殊背景有关。他们采用实际控制、国内立法、国际联盟等多种手段,试图将侵占我南海主权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某些国家极力拉盟国美国下水,以期美国能干预南海问题。事实上,美国也确实正在奉行“介入但不陷入”的模糊政策,以便获取最大的好处。此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或明或暗染指南海问题,试图从中浑水摸鱼。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