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即将下水之际,解放军少将金一南披露,第二艘国产航母早于去年3月就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而且该航母采用平直甲板,蒸气弹射型。中国朝着大海军时代又坚实地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在大连造船厂生产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只是中型航母,排水量五万余吨,滑跃起飞,基本还是对“辽宁”舰的仿制和翻版,并无质的突破。而江南造船厂生产的第二艘航母则是中国自主生产、自主设计,标示着中国军用船只生产技术出现历史性的突破。
“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是军事界流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建设一支强大的陆军、空军和海军,分别需要十年、五十年和一百年。以上的时间划分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其根本含义是指各军种尤其是海军最需要文化、创新、技术和战争经验的历史积淀,必须进行漫长艰苦的建设、训练、创造和实践,并不能一蹴而就。
埃利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当时的舰载飞机重量轻、速度低,不需要弹射也可从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直至喷气式飞机诞生后,弹射器才变得日渐重要起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航空母舰上所装备的弹射器都是液压的,弹射能量极小,根本无法满足喷气式飞机的需要。
飞机弹射时加速度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负荷范围内,这是通过控制蒸汽注入弹射气缸的流量和流量的变化来实现的。弹射控制阀在这里起到最关键的作用。这个阀门的开关速度和幅度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到弹射加速度的可控性。整个弹射过程对加速度的控制,最后是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关时间和幅度还完成的。在操作上,弹射阀门的控制需要通过一条既定的阀门调节曲线来进行。
事实上,在20年之前,中国海军还是一支岸防型海军,基本的作战思路还是着眼于抗击强敌从海上登陆,立足于近海作战,以各种中小型舰艇和岸防导弹火炮、岸基航空兵消耗敌方力量,将敌人放入陆地,再结合陆军的反击达到防御目的。所以,一旦台海、南海、东海等稍远一点的海域发生争议和军事需求时,中国海军便感到力不从心。
当年台海危机,美国派出两个航母编队前出到东海,对北京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撼。美军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倒逼中国极力发展区域拒止能力,进而建设、进口和仿制一些比较新的驱逐舰、登陆舰、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等,以打破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封锁。
过去十几年,中国新型驱逐舰、中华神盾舰、各型补给船、常规及核动力潜艇如同下饺子般下水,平均每年新增十多艘新型战舰,中国海军总体实力已超过周边国家,在全球也仅次于美军,离大海军时代仅一步之遥。
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当前建造各类舰艇包括航母,都是对几十年甚至可以说是数百年缺乏海军传统国家建设薄弱的补偿,其技术水平远远谈不上世界先进,各项建设还远远未达到融合通联,尤其在人才、创新、观念、意识和文化等软件建设,与传统海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从需求上来说,蒸汽弹射器在功能上还是能满足作战的需要,而且在运作技术上相当成熟。2003年美海军在公开的财政预算书里还提到了一项改良蒸汽弹射器设施的项目,报告里向国会提出要求拨款提升蒸汽弹射器的试验设施的方案,并且提到提升设备的目的以应付蒸汽弹射器服役到2050年的需要。
兵器情报装备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蒸汽弹射器是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装置,一般通过核动力装置产生的热能产生蒸汽,推动飞机短距起飞。蒸气弹射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起飞系统、蒸汽系统、归位系统、液压系统、预力系统、润滑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