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情报装备网12月9日报,近日由中国中车大连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中速大功率12V240H-DFA型氨燃料发动机在辽宁大连点火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突破并掌握了氨燃料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突破了发动机燃烧、控制、排放、安全保护等众多技术难题,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作为国内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这台氨燃料发动机单缸功率可达208kW,氨能占比85%。该款氨燃料发动机设有爆震控制、失火控制,能够实现柴油喷射、氨气喷射和安保独立控制。相比于传统的纯柴油发动机,这台氨燃料发动机可降低碳排放80%,排放满足国标二阶段标准。
所谓氨燃料发动机,就是使用氨作为燃料的发动机。氨燃料不含碳,容易液化存储,是能源转型最有潜力的脱碳燃料之一。而在氨燃料船舶领域,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发达国家正在抓紧开发氨动力的拖轮。
此次点火成功后,未来还将进行燃烧优化、材料可靠性分析等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该氨燃料发动机将装用至国内首艘氨燃料拖轮中,实现氨燃料发动机示范性应用。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标志着氨动力科研专项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代表中国通过技创新掌握了氨燃料发动机的核心关键技术,为推广绿色低碳交通方式提供了新路径。
在高超声速武器时代,能够以超过5倍音速的速度飞行,并具有高度机动性和突防能力的武器,被认为是未来战争的制胜利器。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研发和部署高超声速武器,其中中国的进展最为迅猛,已经拥有了多种高超声速导弹,甚至可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高超声速打击部队,这对美俄等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中国目前已经公开展示了两种高超声速武器,分别是东风-17(DF-17)和东风-100(DF-100)。东风-17是一种中程弹道导弹,携带高超声速滑翔弹头,能够在大气层内高速机动,突破敌方反导系统,对固定或移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射程约2000公里。
东风-100是一种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在近空间飞行,速度达到10倍音速以上,射程超过4000公里,能够对远程目标进行快速打击。除此之外,中国还在研发其他类型的高超声速武器,如东风-41(DF-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21D(DF-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DF-26)中远程弹道导弹等,都有可能搭载高超声速弹头,提升打击效能。
中国卫星已经完成了技术的验证,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完全解决了军用卫星的技术问题,包括各种侦察卫星,有些卫星是使用成象雷达进行扫描的,具体名字我记不清叫什么雷达。外界盛传,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就是一种侦察卫星,在轨工作8个月,其精度完全达到军用水平。
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动机技术,中国已经成功研制了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提供高超声速飞行所需的强大推力,而且能够在地面试验台上连续运转600秒,打破了美国X-51飞行器的世界纪录。
二、制导技术,中国已经研发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光纤陀螺仪等精密仪器,能够在高速飞行和复杂气流中实现精确制导,提高打击精度和可靠性。
三、材料技术,中国已经掌握了高温合金、碳化硅陶瓷、石墨烯等高性能材料,能够抵抗高超声速飞行时产生的高温、高压、高摩擦等极端环境,保证飞行器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四、测试技术,中国已经建立了多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试验场和试验设施,能够模拟高超声速飞行的各种条件,进行多次试验和验证,提高飞行器的成熟度和可用性。
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发上,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和难题。中国高超声速武器的特点是种类多,速度快,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能够对不同范围和性质的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形成多维度的威慑和打击能力。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也对全球的战略格局和军控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发展,是中国国防和科技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维护和平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中国高超声速武器的出现,不仅对美俄等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和压力,也对全球的战略格局和军控体系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应该继续加强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发和部署,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高超声速武器的国际合作和规范,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军事信息兵器信息网(WAS110.COM)为您延伸阅读:
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最初是从美国开始的。因为美国有一个构想,要在“一小时打遍全球”,而这只有高超音速武器才能做到。不过美国的X-51等一些高超音速武器试验都没有成功,所以,美国并不是最先掌握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
俄罗斯虽然比美国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的时间晚,但是研发的成果和装备的速度都优于美国。比如,俄罗斯研发的从飞机上发射的“匕首”导弹,可以达到15倍音速;从陆地上发射的“先锋”导弹,可以达到20倍音速;从海上发射的“锆石”导弹,也可以达到7倍以上的音速。
图像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方删除信息
感谢您对兵器情报装备网的支持(http://www.was110.com)